談古論今 第二輯

談古論今 第二輯之五 【少小離鄉老大回】

2019.02.25更新

【少小離鄉老大回】

 

 

      由於國內政治生態的改變,社會問題、金融風暴、環境污染、人與人之間因功利主義的掛帥下變得冷漠無情等,一些人在失望、逃避得放棄的心理下,紛紛計畫移民遠走他鄉。就算不能移民,鄉下一些年輕人,不一定是家境清苦,必須離家找頭路的人,也執迷於台北的繁華,希望在大都會裏另闢一片天空。

 

 

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是否有所成就,老祖宗留給我們五個法則來斷定,由這五個法則的配合,形成他個人的造化,即「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福德、五駐場」,而「駐場」非常重要,卻容易被人忽略,它是指一個人出生的時代、環境、背景,及其所居住的地方,是你活動舞台的底襯,如果生錯時代,再好的八字格局也沒用。就像個有生意頭腦的商人,生在文化大革命的時代,那是禍不是福,不但不能發揮長才,可能還會被鬥臭鬥垮,小命難保,所以站錯駐場挑錯舞台,有再好的技藝戲碼,也無從展現,再好的命運也抵不過時代環比境給你的苦難。

 

      另外,蔣經國先生如果當初留在贛南、沒有遷移來台的話,或許只能在鄉下當個鄉長,最多在一個地方當個省長,不像來台有幅背景家世,有個寶島可以讓他一展長才。還有我們現任總統李登輝先生,如果還在三芝鄉,就沒有機會讓他一路攀爬至頂端,在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由這兩個例子來看,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氣數和氣脈。

 

 

      但是每個人在選擇環境發揮的時候,是不是一定正確,全無風險?只要努力,日後一定有所成就?我接過許多案例,有些是想在國外發展的留學生,有些是賣掉台灣的財產、舉家移民、想在異國落地生根者,或者是已經在國外唸完書工作了一段時間,不知道該不該回來台灣工作的朋友,他們疑惑害怕,不敢冒然決定,唯恐下錯一步棋,全盤皆輸!這種事情人算不如天算,我常告訴朋友,能在移民這方面得到某種成效,代表你的好運已經走過了,除非有很大的福報,否則接下來的氣數很難持續暢旺高升,能夠維持水平,算是幸運的了,很多人一路下滑,失志落默,以爲趁此出國,可以在國外仰仗過去飛煌騰達的氣勢,得到更好的成績,結果運衰勢敗,少小離鄉老大回,去也空空,回也空空,徒增傷感罷了。

 

      不談國與國之間的移民,我們國內大都會如台北、台中、高雄等都市的角落裏,藏著許多令人鼻酸的淒涼故事,那些在鄉村成長的青少年們,國中畢業以後,沒有繼續升學的意圖,走往他鄉,一來可以掩飾在家鄉一時的不如意,二來羨慕都會區多彩炫爛的生活,再者希望多幾條路選擇,以便早日出頭天。所以,早期台北車站常見到拎著皮箱手抱心愛的吉他,或口咬著一根香腸的流浪兒,單純無知的他們,幸運者有親友代爲安排食宿工作,卻也有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辛酸;多數舉目無親者,無依無靠,又無一技之長,只能在出勞力的範圍內爭口飯吃,求得一個落腳安身之處;有的不幸的孩子,來到花花世界卻落入虎口,遭欺騙、扣押、賣身、利用,淘金夢碎,情何以堪。

 

 

      俗語說:「守住大樹不怕沒柴燒」,這群都市邊緣人,有的家裏自有一片田野,卻不屑去耕耘,或者開個不起眼的小店,也無心去經營。寧願懷著夢想來台北下賭注,懷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卻有勇無謀,不瞭解一個人的成就要多方面配合,才能有所造化,除了個人的努力提升資質外,還與他的命運、風水、福德、駐場有關。不僅得去珍惜原來即有的、容易發揮的、父母已爲他紮根的產業衣缽,而孤注一擲地投身於大城市中,非得撞到頭破血流、傷痕累累,甚至信心盡失、行爲偏差、身繫囹圄後,此時才發覺家園的可愛,原本認爲土氣的東西,也變得親切了,原來不屑看不起的人或物,才是最熟悉瞭解自己的,一個觀念的改變,不就豁然開朗了嗎?政府目前輔導農村各種栽植畜牧的改良非常普遍,你想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爭一席之地,並不困難。但往往年輕人總是這山望得那山高,不願忍受剛開始起步的苦,一心憧憬著外面的世界,結果弄得四不相,何苦來哉!

 

 

      俗語說:「江南常看江北好」,好像長癩痢頭的人說生瘡的比較好一樣,不會衡量輕重,如果一個人在台灣這麼機能發達的國家,又同種、同文同語言,還混不出名堂,做不出一件像樣的事來,難道到國外所吃的苦會比較少?比較容易成功嗎?有些人出國移民是因爲在台灣一無所成,就依親出國去逃避現狀,回來還可以在一些眼界小又無知的親朋好友面前炫耀自己有能力移民,得到暫時的羨慕與肯定,其實在國外做牛做馬,當二等公民的苦楚,也只能和著淚水往肚裏呑了。

 

 

      有的人不是爲了逃避現狀,也不是準備離鄉去奮發圖強、做另一種謀求,只是覺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存了點積蓄,應該到國外養老享清福了去了,但是「財多傷身,閒多傷神」,老年痴呆症的發生就是太閒、太不動腦筋所形成的一種退化現象,一個人可不可以安享晚年、享受福份,和他的前世因果、現世修爲、,與福德有關,爲什麼有人已經家財萬貫了,還粗茶淡飯、穿破衣補破褲呢?就是這個道理。享清福不一定要很有錢,更不一定要出國移民,老年人在那地廣人稀之處,是很清靜,就怕過於寂寞,言語不通、不會開車,方向不熟,出門訪友購物辦事皆無法自主,關在那兒像坐活監似的,這算什麼享受呢?若只是爲了看風景,偶爾來流覽便可以了,要看山,砍柴的樵夫天天看,要望海,海上的打漁郎天天望,同樣的風景看久便不稀奇了,有必要爲此犧牲原來的人際關係嗎?老來喜歡清靜,老來更需要老友爲伴憶當年啊!何況正常人一定要有點事做,才不會空虛無聊,反應遲鈍。

 

 

      再者,還有人嚮往國外可以用很便宜的錢,買到很大的別墅,憧景自己好像電影中城堡裏的主人,殊不知陽宅學裏的一話:「屋大人少,屋吃人;地大人少,地坑人。」買了一百坪的房子,裏面只住三、四人,人氣不足,不是常常先生不在家裏,就是妻子會生病,要不就是爭吵不和。地廣人稀,想要在此地發展,比較困難。目前有些人移民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甚至是一些來開發的中美洲小島國家,要適應當地的冰天雪地或陽光普照的氣候差異,或者學習當地的生活習慣,要享福也先得付出代價。有人適應多年仍覺得格格不入,因爲你的轉世因果不在那兒,沒有先天留下來的意識型態的根本精髓,所以總覺得那兒的人文社會是那麼地陌生、那麼的難以瞭解,由此可見,你人生歷練的磁場根本不在那地方。

 

 

      如果眞的「少小離家老大回」,最擔心的莫過於來去皆空,一事無成,愧見鄉親父老。由於時空的扭轉,過去台幣兌美金是四十:一,到目前的二五:一,過去帶了二千萬台幣出去的人,現在回來買不到一千萬的東西,國外環境佳,但台灣也在進步中,沒有什麼地方絶對的好,最重要的是慎選適合己的駐場,而本身與生俱來的格局是否外遷,也有絕對必然的關係。不要一廂情願地用個人的幻想來描繪移民的生活,如果能多方考量種因素,對是否成行必然有所幫助。

 

 

      我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看到許多鄉下進城的百姓在那兒辛苦的謀生,在北京就有「板爺」,每天拖著板車,收破紙雜物,然後賣掉以維生,他們都是從外地來的,希望在大都市中能有立足之地,事實上,他們只是換個地方在吃苦而已,與其在外吃苦,爲什麼不留在家鄉很努力的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與其想當富商高賈,倒不如回家種田比較實在。

 

 

       所以,對那些還在都會區漫無目的,流連徘徊的青少年們,有機會要盡量的開導他們,幫助他們回鄉,撿拾起鋤頭、斧頭、或任何可以謀生的工具,回到自己的崗位,老實做人,最後的成果,絕不會輸於在台北市瞎混。否則四處流浪、居無定所、沒有生存的立足點、一直處在受傷打擊遭排擠的陰影下,只會使自己心性愈變愈壞,做事愈來愈蠻橫,凡事看不順眼,憤世嫉俗,使一個原本可以成爲優秀的青年,變成問題少年,豈不糟蹋可惜,令人遺憾?年輕人,收拾起飄浮的心情,回鄉去吧!爲了大好前途,一定要認清那裏最合適自己生存與發揮,不再虛度光陰,爲自己的人生方向做最明智的抉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