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一輯

專題論述 第一輯之十五【命運 遠則憂懼 近則爾爾】(2)

2018.11.30更新

【命運 遠則憂懼 近則爾爾】

 

 

 

●生命長短在於瞭解命與運

 

      有人經商失敗走投無路了,剎那間萌生自殺念頭;有人因為夫妻感情不睦、教子不順,或者周遭帶給自己的總總衝擊,而覺得無法支撐;但我個人從小時候家庭環境困苦,到長大成人之後,工作的付出以及對社會的認知,在在的讓我體會到:因為是英雄所以能接受所有挑戰,因為是好漢所以能面對種種折磨。一生當中如果沒有接受過任何折熬,當人就沒有一點意義;若沒有經過磨練,就看不到生命真正的端倪,也就找不到因為完成某種工作而獲得的喜悅。一般人總是趨輕避重,若碰到打擊就希望自己舉免戰牌,碰到好事物就重重的撿,但是人折騰人,世事難料。

 

      先總統蔣經國先生的遺孀蔣方良女士,從送她的公公、先生到她的三個兒子,一路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情,人世間還有什麼痛苦能讓她如此承受!但是眼前的事情又無法逃避,儘管內心滴血,還是要面對挑戰。一個人要活得瀟灑、有價值,就必須了解,所有橫諸於眼前,令人憂慮的事物,只不過是人在杞人憂天,因為再壞的事物也是頭斷而已,一個人如果有自殺的勇氣,為什麼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呢?!生命的長短在於懂得理解命與運的對待關係,懂得挑戰不順意的事情。

 

      不管是為人父母,或是進入社會成為各方翹楚的人,如果正好走到衰運也沒有關係,因為這時正是拿捏自己個性的最好指標。觀看運勢的吉凶禍福,要懂得「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道理,經典裡一字不漏的告訴我們:「物盛者必衰,相聚者必離。」所有事物都一樣,當看到它興盛的時候,就知道它也將走入敗亡;當對某些人非常罣礙時,無形的手就會讓你們突然分離,彼此間的應合,完全存在於自我的認知。凡事要懂得以哲學觀來做深刻的探討,人世間沒有人能永遠的平步青雲,因為「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談,都如出一轍,包括一個國家的興衰亦復如,是「民無常勇,亦無常怯」,一個國家的百姓不可能一直都很勇敢,也不可能一直都很懦弱;當越多百姓了解命運,越能夠面對命運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百姓就都會很勇敢,相反的,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不了解命運,本身又氣虛的話,便會產生許多恐懼。不論是兩岸關係、對外經貿,還是與寶島百姓日常生活休戚相關的治安、環境等問題,如果台灣人民能夠深刻的體認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接受磨練與煎熬的,而想要移民的人又日益減少,無形中大家就有了毅力與勇氣,也就能凝聚共識。但是如果大家雞飛鳥獸散,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太陽赤燄燄,隨人顧性命」,這個國家就永遠不會興盛。

 

 

 

●勇氣來自於個性與認知角度

 

      「民實則勇」,民氣如果飽實必然有勇,如果懦弱則虛,虛實之間見章於每一個人講話的聲音。通常我們都不曉得如何評估自己的實力,但若在個人的工作運作,以及事物的處理時,能時時考評個人的發音、音量及音色,就能瞭解自己在面對考驗時的處理能力。音質與平常的訓練有關,但實質帶給我們最大勇氣的卻在於對事物的認知角度及個性的搭配。沒有人能夠預知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很多人都有「掐怕它死,放怕它飛」的心態,凡事都看成岌岌可危不敢嘗試,只想找到安身立命的立足點,如果用這種角度做事,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也不會快樂。我個人常常喜歡挑戰最不可能的事情,從民國八十四年「心海羅盤」節目開播起,到今天已經足足跨入第七個年代,這期間經歷冷暖甘古的過程,卻也帶給我相當豐富的人生觀。從事善知識的傳播與那些朝九晚五上班,每天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人,的確有太大的不同,因為我勇於挑戰;而那些一心只求居安的人,人生自然不會產生漣漪與造化。希望透過互相間的砥礪,讓大家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