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九輯

專題論述 第九輯之六【我被聰明誤一生】(1)

2021.07.15更新

【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東坡說過:「人皆養子望聰明」,大多數懷有身孕、準備為人父母的人,總是為了孩子的資質而忐忑不安,深怕自己生不出聰明的小孩,因而在小孩出生前,就不斷的求神拜佛、補充營養食品,一心希望能養好胎、補強孩子的營養結構。然而,蘇軾也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重點就在於深度問題。一個人的聰明不代表智慧,智慧是累積了許多世事閱歷,並養成對事物的判斷與認知,由此蒐羅到當人的基本要領。聰明程度的一般定義,就是孩童在進入學校以後,所做的性向智力測驗分數(IQ),就算進了大學,還是有很多人互相比較智商高低,並以此作為聰明與否的分野,這樣的角度是非常偏頗的。曾經喧騰一時的尹清楓命案,雖然有人因為此事件而身繫囹圄、接受調查,但有一次不經意的看到一則尹案的相關當事人報導,正在獄中的這位先生,在他40歲以前,因為國防採購的職務需要跑遍了全世界,他曾仰望著天說:「我40歲不到,就已經踏遍了半個地球以上,如果再給我40年的話,一定可以登峰造極。」這是他當時誇下的海語,40歲之前他果真走遍天下,但40歲以後他只能在牢籠之內望牆興嘆,什麼時候能出來都無法得知。可見故事的主人翁唸書或出社會時,都是一個高智商的人,但論其處事,則可能因為心智不成熟而顯現出一種低鈍。

 

 

 

■大音稀聲 大智若愚

 

 

不管你正準備成家或是已為人父母,又或者正在求取功名富貴,都要記得聰明的使喚角度,「聰明」就像是一把刀子,一刀兩面亮,使用不當就會割傷自己,用得好則遊刃有餘,好壞的差別就在於大智若愚。世界上最大的聲音是什麼?這個問題常令人感到迷惑,921大地震的那一剎那,全臺灣像是幾千萬磅的黃色炸藥一下子炸了開來,發出山林轟轟之聲,這股震撼天地的力量的確足以使災區居民永生恐懼,這是最大的聲音嗎?又或者一百顆原子彈同時爆開的聲音最大?其實不盡然,人類聽得到的聲音都不是最大聲,聽不到的聲音反而最大。何謂聽不到的聲音?佛教裡有所謂的六字箴言--嗡嘛呢唄咪吽,當我們半夜獨自在荒郊野外或者人煙罕至的地方,為了壯膽,可以邊走邊唸「嗡嘛呢唄咪吽」,其中「嗡」的聲音代表地球的自轉,當地球自轉時就發出「嗡…」的聲音,這個聲音可以響徹宇宙寰宇,但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卻完全感覺不到這個聲音,這就是大音稀聲、大智若愚,「大音稀聲」就是真正的智慧。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喜歡往外顯露自己的心性,這正應驗了臺灣俚語所說的:「芒草一長出來就會割人,愈長愈大就愈利,因為它不懂得收歛。」芒草的邊緣就像刀鋒一樣,人碰到時會割傷流血,就算它再長大一些,一樣會割人、不會收歛,這就是「直」、就像「傻」,就是不知道沈潛。

 

不管是從做事或人生態度的經營來觀看一個人是否聰明,都要了解他是走智慧的道途,而不是走聰明路,因為聰明沒有技巧可言,聰明是跟著這輩子轉世而來的陰德來的,所以天生頭腦比較靈巧。陰德存在的角度,即是上輩子已經看清許多事情,因而在轉世為人的過程中,隨著資質的優秀,靈性也會比較高,這樣的小孩子在受教時,悟性比較足夠,吸收知識的能力也比較強,因為上輩子比較純淨沒有紛擾,相對的,與沾了很多雜物的小孩一比較起來,理解能力自然較強,但也還不到可以跳脫六道,所以又轉世為人。聰明是因為有陰德在幫助,才能引出聰明路,聰明的人如果能從這個點往大方向去發揮,就能慢慢的建造更上層次的功德。可惜有很多人不懂得從這個角度著眼,反而使喚著小小的聰明,結果原本不錯的命格,到最後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此誤掉自己的一生,可見只有心思的純淨,才能顯像出一個人的智慧。

 

大陸的一些國寶級人士常常會在一些場合表演特異功能,很多人在電視上都看過這樣的鏡頭:一個黑色袋子裡裝著一些寫好的字,這些特異功能人士不用眼睛看,單憑手的觸摸就知道紙條裡所寫的字,而且百分百正確。臺大電機系一位林姓教授對此現象非常好奇,因而專程前往中國大陸拜訪、瞭解,經過科學研究後,印證了特異功能實際存在。後來這位教授訓練了一批年輕、識字的孩童繼續研究,我非常能理解他專門找小孩子的原因,因為孩童在人世間涉世未深,被社會沾染的有限,在他們再度轉世為人之初,心神還未滲雜太多塵埃,所以當他們的手伸進袋子裡摸字時,便能夠靜下心感應字體。然而,卻獨獨一個「佛」字,任他們怎麼摸都摸不出來,只能感覺到一道很像太陽的金光直射下來;摸袋子的小孩,誠然悟性比較高,但「佛」字在他的心神中,只能及於靈性的真空,到不了佛界的層級,由此,也可簡單瞭解到「轉世輪迴」的道理。從輪迴的層級來看,大人要學此特異功能很難,藉由打禪七與靜坐或許還有一二可能,因為大人的腦袋瓜裝了太多東西,靜不下心來,思緒四分五裂、錯綜複雜,無法歸而為一,一旦要靜下心來運用自己的觸感或第六感去感覺紙張裡的字眼時,總是心神奔岔、無法如願。這也象徵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其心靈中所呈現的狀況是空寂沈靜的,所以能夠容納一切事物。

 

 

 

■糊塗應到底 聰明勿過頭

 

 

相對的,一個扮演聰明角色的人,所有點子都是往外放、所有事情都想鑽漏洞、凡事抱持著「別人不瞭解,只有我最清楚」的心態,甚至以為只有自己知道怎麼做才能贏。古人就曾說過一句有趣的話:「假錢買草鞋」,一個自以為很聰明的人,拿了假錢去跟人家買鞋子,結果他買到的不是布鞋,而是一雙紙鞋,因為他遇到奸詐的鞋商,兩個人一個比聰明、一個比奸詐,兩邊一成交,全都落跑了,這就是「奸詐」,也是使喚聰明的一種錯誤角度。這般行為常常在現代社會重演,不論是報章雜誌或電視媒體所披露的犯罪事實,常常讓我們對很多犯行者感到可惜,這些被關在少年感化院、煙毒勒戒所,甚至正在監獄裡服刑的受刑人,親戚朋友對他們的評語大抵是:「那個孩子很聰明耶,從小就很會讀書,為什麼搞到現在被關呢?」我想有很多受刑人的親友,對於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聰明乖巧小孩,居然犯下嚴重的暴行,必定百思不解,究其因就是他們太聰明了。俗話說:「糊塗應到底,聰明勿過頭」意謂著有些事情可以糊里糊塗的不去計較,如果別人要貪、要拿,全給他也沒關係,這種待人處世的態度是行得通的;但是聰明的時候千萬不要過了頭,過了頭就會抓著不放,做事情就不能坦然,更不能坦誠。

 

為什麼許多人在待人處世上開不出大智慧?因為大部分人從小讀書的過程中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畫重點,這樣等於一開始就錯了。每一個當過學生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老師教完之後會告訴學生哪些題目可能會考,要大家拿紅筆在旁邊畫線,學生也假裝聰明、死背活背,一心希望考題如此這般出現,至於答案的產生過程或來源,根本不是大家所在意的,反正答對有分數就好了,試想,一個處於學習階段的孩子,什麼事情都有待啟蒙,老師卻以囫圇吞棗、填鴨式的方式來教育他們,孩子終究無法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感觸。老師之所以採取如此教育方式,一來可能因為時間不足,二來可能缺乏耐性,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是被用畫重點的方式教出來的。每個人都一樣畫重點,畫完了就比分數,比完分數開始比奸詐,如果背到同學沒背到的考題,心裡便暗自高興自己贏了某題,或者覺得自己比較行、比同學會唸書。不幸的是,為人父母者也是在這般的體制下畫重點長大的,因而在對待子女上只曉得撿便宜、圖方便,一切以子女的分數為指標,如果孩子六科考六百分,他們就會安心的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會唸書,此後上大學、唸博士應該都不是問題。從來不懂得傾聽孩子心聲的父母,絲毫不知道自己正一點一滴的拉大自己與孩子的距離,同時扼殺了孩子的成長空間與創發力。大家要知道,等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做人也會「抓重點」,陽奉陰違、阿諛奉承的官場文化就此形成;商業行為中自然不會考慮信譽問題,一切著重成本與利潤的計算而開始偷工減料;人與人之間也開始爾虞我詐…,諸多問題將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從來不會停止,因為我們的腦袋瓜一直很紛雜、粗魯,從來沒有自然過。

 

 

 

■仗侍聰明 作繭自縛

 

 

今天大家在處世時儘管把自己弄得很糊塗也沒有關係,在人生經營的每一個片段裡,對於自己做事業、經營官場職位、處理夫妻情感、教育孩子時,要時常警惕自己凡事都沒有最安全的方法,如果老是要仗著自己的聰明拼命想方法,最後只會作繭自縛,每次想到的方法都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而倒楣的一定是自己,不會是別人。這是亙古的定律,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逃得過,使喚聰明的人沒有人因為如此得到好處,若有的話,歷史就不會如此冗長。你看秦始皇覺得自己很聰明、很厲害,可以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和文字,但因唯恐讀書人比他聰明,所以下令焚書坑儒、想盡辦法殺光讀書人,但「坑灰未冷山東亂」,焚書的灰燼都還沒冷卻,山東已經開始亂了;秦始皇焚書是為了預防士人造反,萬萬沒想到沒唸過書的劉邦與項羽最後推翻了他的王朝,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人的聰明是人算,但天也有天意,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納悶、生氣或高興就能怎麼樣的。很多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常常會表現出我執,因為自認聰明,所以總是極力表現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只是「你有你意,我有我意」,就像我在臺上演說的時候,在座的聽眾也有你們的看法與想法,但盡合你意就不如我意,盡合我意一定不如你意,這兩者是對立的。天意人意要合起來才是「盡合人意」,人要合天意,天也要合人意,才會盡合人意。自然就是天意,老天爺從來沒有因為人類違反了道德觀,祂就風災肆虐、乾旱侵襲的荼毒生靈百姓,只是有太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對於很多事情常常繪聲繪影、穿鑿附會於很多自然中的顯象,或把它歸類為一種宿命。比如夫妻間如果有人突生無名病了,這種人就將其歸為業障--因為兩者相剋所以必須要分離,好似從人的嘴裡就能定生死乾坤、定宇宙的循環,其實這全是人類的頭腦運作的結果。在浩瀚的宇宙蒼穹中,人類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還用有限的腦袋去思考著無窮無盡的時空與命運,歷經了中國五千年的起起伏伏,猶且方興未艾!不論官場裡的鬥爭、商場的算計、家庭中的婆媳問題、妯娌之間的矛盾、兄弟姊妹鬩牆,每一個人都想盡辦法要略勝一籌,就此懷著這般心思戰戰兢兢的過日子,卻不知聰明與智慧是不相干的。

 

 

 

■扭曲的社會價值觀

 

 

就結構觀點來看臺灣經濟,我們也發覺臺灣的危機在於產業結構的創發力非常低落,從農業社會、產業社會的外銷成衣、塑膠類產品到現在科技產業的DRAM或晶圓都與加工代製業有關,認真創發以立足於全世界的競爭力非常難得一見,這也是因為大家一直用自認為聰明的方式在過日子,甚至還自以為勝過別人好幾籌。可見我們的教育出了大問題,教育體制導致學生們無意在自己的學科中實事求是,心中所想都是考題與分數,對於知識不求甚解,同儕間存在著對立、競爭的意識,入得社會以後則專走偏鋒、花樣百出;在商業行為中偷工減料、削價、惡性競爭;在官場上打小報告、扯後腿、黑函滿天飛,要不就是拉幫結派、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這些行徑早已成為「社會價值觀」的主流。生活在這種世界、這種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對應很容易地會衍生出便宜行事、貪圖逸樂、落井下石、見不得好的心態,這種心態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已經嚴重到不容小看的地步,因為它已導致經濟行為愈走愈沒落,心靈的沈淪每下愈況。有太多人就是用這種心態經營自己的人生,社會才會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單單電視、報紙所報導的經濟犯罪、殺人、綁架、搶劫等犯行已經琳琅滿目,犯罪者不乏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讀過書的人,他們為何會做這種事?因為這些人以為靠著他們的聰明即可以取得財富,卻也因為這種心態死得很難看。

 

真正能做事的人,他們所依循的當然不是如此的規則,我們可以從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經典上所記載的清楚地瞭解。上古時代的人沒有競爭,但他們相安無事的過了好幾個世代,從皇帝軒轅氏一直下來,不曾發生任何的征戰,直到皇帝打倒蚩尤時,才慢慢的衍生出朝代與律法。沒法沒律也沒有規矩的那個年代稱為「道統的時代」或「道家的時代」,當時,人的心思少有邪念,彼此之間純然是一種自然、無為而治;飛禽走獸與人席地而居也不會產生侵害,這就是無為而治的時代。當時伏羲氏的八卦也只基於時空的需要而存在,因為豐饒大地的食物有其春夏秋冬的成長時序,靠著八卦的作用力,人民便可像動物的遷徙一般,吃完一地再轉移一地墾荒。其後,經過幾個世紀的損耗,也由於食物的所得與需要,人們的心便開始慢慢轉移,變化出一種私心,也因此逐漸形成禮義廉恥的教條,經過時代的遞轉,「六法全書」於焉出現。「六法全書」其實是一部退步的法典,因為民法或刑法中的許多規範都在嚇阻人們不當的行為,不當的行為則來自於太過聰明的腦筋想要鑽法律漏洞。會想鑽法律漏洞的人,一向自認為比創造法律的人聰明,可以越過法律不被抓到,相反的,懂得管理自己的人,根本不會踰越自然的權限,也不會引來沒有必要的禍害,法律條文自然與他無關。如果不是法律系的學生,一般人要在這輩子摸透背熟臺灣所有法律的書,包括刑法、民法、特別法、行政法等,可能要兩輩子的時間;如果步步要閃、條條要過的話,一般人也沒有這種精神與心思;又如果人人所想到的,都跟法條有所抵觸、需要閃來躲去的話,整個社會便會往下沉淪、看不到真誠,其他人也不可能活得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