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六輯

專題論述 第六輯之六【手拿鋸子鋸竹筒 鋸開才知心裡空】(2)

2019.09.12更新

【手拿鋸子鋸竹筒 鋸開才知心裡空】

 

 

■在有限的生命裡追求生命價值

 

 

「窮不能窮教育」的這個道裡,很少有人能看穿其真正價值,多數人總是將不用煩惱子女的栽培經費當成首要,但經費是老天爺早就安排好了,錢財本來就是「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一個人書能讀到什麼程度,與宇宙賦予的工作性質有關,也就是說具有某一種特質的人,就會從事那種行業,每一個人都扮演著整體社會中的一根螺絲釘而已,而經費的富裕與否,也只不過顯示出當時家運的興盛或中落,以及一個人所可能承受的遭遇。再打個比方,某天家女的老師,剛好有個侄子要出來做事,但因為他那年剛好犯太歲,於是要我幫忙看格局,我一看就發現那個人應該是被領養的,而且在他12歲之前,家裡一定會出問題,後來果然證實這個孩子的父親在他12歲之前就意外死亡了,這就是「早有刑剋,晚見孤」,可見每一個人都有其生存當中的抑揚頓挫。一個日進斗金的生意人,就要考慮到日後也會有燒湯澆雪的一天,錢財往來就像流水,沒有人能夠抓得住。所以,在有限的生命時空裡,若不從追求生命的價值做出發,往後日子只不過是愈活年紀愈大,與人所想所談的事情也只是彼此之間言談舉止的了解而已,根本無法及於真正的深度。

 

二十年來,我個人因為工作經歷的關係,實實在在的體會到人們的盛衰沉浮,也看到人們被命運操縱的喜怒哀樂,以及每個人命宮根基的不暢旺,包括個人氣質的不紮實,一碰到流離顛沛就顯出悲哀的種種面貌。所謂的「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我從來沒有看過富貴的人,也沒有看過窮人,我只看過沒有氣質的人,這一股氣質就是窮不能窮教育。教育不是父母親送孩子到學校唸書或得到一張文憑,教育來自於窮其心志,也就是時時不忘檢討心裡常有的幻想與奢望的心態。一個人若能將自已磨得愈透徹,就會窮得看得到,這才是真正的窮,也才是真正的富裕。有人不斷的累積有形的外在物質,多到彷彿佛家所講的須彌山一樣,以為這就是安全感,其實不然!就像很多夫妻要離異時,身為妻子的總是遲遲不敢作決定,深怕以後的日子茫然不知所措,手上不但沒有任何積蓄,也不知道有什麼事業可做,常常第一道問題就把自己給堵死了,結果每天所過的日子只能用「恍恍惚惚,心猿意馬」來形容,兩個人就這樣一晃好幾十年。一個人如果這樣晃久了是會發瘋的,會搖晃於壞運或不如意中,往往都源於掛慮有形的事物,否則根本不用受它的牽制。因為有所追求,所以恐懼失去,如果只擔心高興、快樂與否,而不擔心有或無的問題,那麼根本連碰都不想碰那些與慾望有關的事物,這就是做人的「角度」。宗教信仰要求大家多布施,布施就表示著身上有的東西儘量往外捐,不管捐的方向,也不問捐的動機,它最粗淺的立意,就是要讓大家拋開沒有必要的罣礙。名利的罣礙愈是掛滿身的人,必然愁容滿面愈不快樂;自認為擁有大財富的人其實最窮,窮在沒有氣質。有人累積金錢、有人累積氣質,什麼時候建立正確的認知角度,就什麼時候開始快樂,如果只知道累積財富,那一輩子都不會高興;如果只要求名利,那一輩子都會樹立敵人;如果夫妻一定要變成所有格,那每天都會杯弓蛇影;如果只把子女當成骨肉相連,那麼有一天等你年老時就知道什麼是「桌空椅斜是今朝」。

 

 

 

■易漲易退山溪水

 

 

學歷只不過是一種學理的應用,重要的是心志與自己的互動,如果心志的走法不對了,就無法從中去悟到特別的道理。佛家子弟在研讀釋迦牟尼佛的《金剛經》時,從來沒有人去問釋迦牟尼佛讀哪個大學畢業的,我們在看六祖禪宗的《慧能經》時,只知道他不識字,同樣的在閱讀觀世音菩薩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時,也沒有人問過祂是否拿過諾貝爾獎,從來沒有人質疑祂們的學歷,卻都從這些經典中看到偉大的智慧語言。眾天諸神佛在祂們的心志照見五蘊皆空之後,就能夠了然於透,走在真正的快樂意境上,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一樣,若不能從這個點開始學習轉變,便很容易的又回到原狀。有一人走在馬路上,會讓人注意到他的滿面笑容及氣質,這種人就是當下最幸福的人,可惜一般人所追求的幸福,都只在表象的名利與錢財。

 

「窮不能窮教育」,這個窮不在於金錢的富足,而在於自己的心志,就像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一個人就是要能將自己所擁有的種種當成過眼雲煙,當成隨時會失去也隨時會來的運;運就是人與事物的結合,運到了事情就會發生。人要捨掉功名富貴,包括親情的罣礙和夫妻之間的所有格,這種東西要慢慢的忘卻,好比是「易漲易退山溪水」,山溪的水很快的上漲也能很快的消退;肚量如果更寬廣的話,就能像海水的腹地一樣,只有漲退潮,沒有高低潮。

 

我們要時時給自己貼上座右銘,將自己窮夠本,屆時就有資格教小孩也要苦夠本,苦的角度不是要孩子做牛做馬,而是要讓他堅強起來。我們的那個年代,基於生存的需要,身為父母親的人總希望孩子能早日成功賺錢回家;經濟發達以後,社會科技日趨進步,孩子在讀書過程裡拿了文憑,但我們要給他的是最忠實的教育,也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讓他學到做人的精神,並放下一切虛妄的追求,這樣的孩子一定人人愛,因為家庭教育已經建立他正確的觀念了。父母的標竿是讓孩子沒有虛榮心,當孩子深刻的學到父母的風範時,不但會尊重他的父母,耳濡目染之後,還會給自己窮其心志的觀念,不斷的修持自己做人的功夫,如此不管去到任何一個團體,一定會顯得出類拔萃,因為他完全沒有沾染到不該有的污垢,這就是好的教育。教育的主體與錢無關,有錢代表這個孩子命好,不用煩惱讀書的費用,但這也並不表示沒錢的孩子就命苦,分期付款一樣可以唸書。為人父母親者思考這些問題並不是杞人憂天,若能紮實的培育子女,當有一天孩子功成名就,夫婦兩個又鶇鰈情深、身體安康,就是一種幸福。

 

 

 

■窮神不會懷胎於家亂

 

 

臺灣因癌症而死亡的人口比例愈來愈高,這些病事前沒有徵兆,它發生的原因以及症狀已經不是人類這個小腦袋預測得了的,但是我們卻可以有個比較宏觀的看法,就是:我不要它,就不會進來,但如果看不開,它隨時都可能趁隙而入;所謂的:「讒不自入,因疑而入」,饞言也是因為人本身先有了懷疑心,才會接近你。我們對於外在事物也不需要追求得太過分,若硬要追求,疾病就會趁隙而入,所以想要有錢,當然就得承受一些病痛,這樣錢才花得出去;想要名聲,就會招惹他人的嫉妒之心與你爭奪,否則你又如何知道名的可貴?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的。

 

教育子女並不是苦心栽培就好,更重要的是責任,一個有責任的父母親,到了八、九十歲時,如果講得每一句話都充滿哲理,才算能幹的父母親。做父母親的人,不管學歷背景如何,說話的每個角度都要讓孩子可以反覆的思考,如此不管去到哪裡,當孩子出門在外與人做事的時候,必定會讓人稱讚不已,這時就能看出是否懂得教育的差別。所以,教育子女的方法不在於他幾歲讀什麼書、在那個學區、是否為明星老師……,今天應該做的就是父母先教他觀念,如果身為父母親的作風放得開,沒有病痛纏身又健康,這樣孩子會感覺父母有修持,進而對你尊敬有加,孩子也就不會誤入歧途,一家和樂融融。「窮神懷胎於家亂」,一個家要窮一定會先亂,亂在觀念錯誤,追求的目標不一致,一亂窮神自然會進來。

 

這世間大概分三種人,聽得僅道理而且會趕快去做的叫做上士,這種人聽了以後很有感觸,會在心裡產生一個指標,當成一輩子追尋的標的;中士就是有聽有看沒有到,也就是會聽,但可能還會半信半疑,缺乏一種專注力以及繼續追尋專研的精神,於是中士很自然的會質疑:「當一個人錢也不追、名也不追,那到底當人幹什麼?」;至於下士,根本與追尋人生真理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很多時候老天爺也就不幫他開這一扇門。要當哪一種人,自己可以選擇,因為快樂與否也取決於自己,什麼時候醒覺,就什麼時候放下。要覺得人生充滿希望,就要懂得放下;因為景氣不好,覺得努力也沒什麼意義,所以乾脆不要追了,這叫輸不起,不是放下;有辦法拿而不拿,寧願窮苦自己的心志,才是真放下,這一種窮是真正的窮,但卻是精神上的富有。很多人富在物質,卻窮在氣質,我們根本無須比照任何有形的富有,因為我們說出口的每一句都會讓人感受良多,雖然這並非多深奧的哲理,但絕對是一種正道。正道就是天地循環的道理,老天爺從不諂媚也不阿諛,該下雪或下霜,天地自有安排,衪從來沒有顯赫貧賤之分,當人的角色亦應如此。古諺有云:「人爵不如天爵貴」,天爵貴在順乎於自然、貴在與天道一起循環、貴在於懂得人生到最後不要「手拿鋸子鋸竹筒,鋸開才知心裡空。」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到了年老時還不能聞道了悟,這是最悲慘的事情。人生昇華的過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門道,唯有用心修持而已;一個人一輩子要對自己有所交代,就是要把自己的命照顧得比上一輩子好,這樣才算有功德。當人不能只看眼前之樂,更要管腦後之事,要想在人前顯貴,就要在背後受罪,我們所要堅持的就是這一輩子給自己下的功夫一定要深,如此氣質才能修得比上輩子好,人生也才能論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