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六輯

專題論述 第六輯之六【手拿鋸子鋸竹筒 鋸開才知心裡空】(1)

2019.09.11更新

【手拿鋸子鋸竹筒 鋸開才知心裡空】

 

 

有句話說:「人生當中名也空,利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人生所追求的一切到最後終究帶不走,但大多數人在有生之年總是無法割捨,因而讓自己活得不自在。這種問題不是這一輩子當人才有的現象,人生過程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演變,如果能在某一個時機,讓自己突有所感而活得愉快,就是開始重新做人的時候。追逐名利財富的過程難免艱辛,因為必須隨時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生心理狀況,因此很多人在工作一天之後,還得和失眠作戰。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確保自己的睡眠品質,能夠高枕無憂,就是當下的一種幸福;有許多人晚上入睡時,思路仍然無法歸一,原因就在於沒有釐清白天的事情,因此想趁著晚上多想清楚一些,沒想到了隔天依然一事無成,問題又回到原點。做人最悲哀的就是做「始終」的人,也就是一開始就是結束,而開始與結束都一樣,缺乏中間的成長過程,所有追求就僅僅是財名富貴而已,也因少了先天根基的薰陶,往後便可能陸續衍生出一些問題。

 

社會本來就基於經濟導向而進化,農業社會時非常純樸,只為了跟天爭一口飯吃,那時的人不需要太多智慧來治理個人的事務,但經濟蓬勃到一個程度時,人的觸鬚會延展到各方面,也會變得愈來愈聰明,這一股聰明可能擷取自各媒體及報章雜誌的訊息傳播,但也都只是普通知識而已,唯有真正能放在自己心田中,或是他人說過的話能引出你的感覺,才屬珍餚。經濟的發達與知識的快速傳播,致使大學生滿街走,沒有學歷的反而變得比較稀奇;進入社會若要以文憑來論高低,會發現彼此都差不多,功名富貴的訴求並沒有因為書讀多了而懂得放下,相反的,許多人進入社會後,總將成功的標的設定在追尋一份好俸祿。時下許多年輕人常常感到不得志,甚至以高學歷去求取低學位的工作,原因就在於他們忽略了工作的本質與要義,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這時所有的標的都會不見,就像當人為了賺錢卻喪失當人的精神一樣,可惜多數人都傾向這樣的價值觀,因而也就見怪不怪了。

 

 

 

■追求虛假的事物 最後落得一場空

 

 

當一個人只跟著紛紛擾擾的世俗走,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賺錢時,難免接觸的都是急功近利的團體,當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欠缺內涵時,悟道的機會自然就少了。「手拿鋸子鋸竹筒,鋸開才知心裡空。」的「空」,我想年紀大的人感受一定最深,人生走來唏噓一場,轉頭回望當年所有事,到最後竟然都是假的。其實人活生生的生存在這裡本來就是真的,只因為追求虛假的事物,弄到最後才知道一場空。人生可以去追尋的東西很多,但到了耳順之年卻無法隨心所欲,一昧的棧戀生存中的抑揚頓挫,這個時候人必然愈來愈難過。七年多來,我個人擔負著使命,居然也將「心海羅盤」這一份工作推了七年,這七年裡我個人收益最大的,是能夠了解「莫名其妙」的好處,因為我沒有高高在上的名讓人羨慕,也沒有因為知名度小而感到落寞寡歡,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因這個節目得到潛移默化。我執行這個工作二十年來如一日,深刻的體會到箇中滋味,這是內心中實實在在的體會與喜悅,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個人的眼神、面容及表情,都能讓人慢慢去體會其紮實感,這份紮實絕對是來自於內在心田的充填,而不是外在的沽名釣譽,外在的名利與物質追求絕對無法帶來快樂,雖然含著金湯匙出世可以享有特權及優渥的享受,但一切都被安排妥當,也可能因此變得不成材。人生當中的每一個寸步,一定要撇開沽名釣譽的浮濫物質追求,就像一個國家要養成它的精氣神,養成後代子孫能夠源遠流長,延續命脈,絕對要有「窮就是不能窮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在一個國家的支出當中一定得佔有足夠的比例,就像我國憲法規定教育經費預算不能低於百分之十五,這是國家大環境在栽培後進,普及教育必須要確立的制度,但是社會風氣的瀰漫卻需要仰賴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努力。或許一個家庭很窮,但絕對不能窮在教育觀念,就像最近經濟不景氣,導致921災區裡很多學子繳不出學費而不得不輟學,於是很多學校就發起義賣活動,幫那些孩子籌措學費,這就是一種善舉。但是今天有很多父母親對於教育子女,卻認為只要有錢,孩子要讀到什麼程度都可以,或者孩子只要會讀書,日後出國留學拿博士回來就是教育,這是很多父母看待孩子唸書的心態。事實上,這種教育稱為通俗通才,每個人都差不多,沒有誰比較特殊,它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一種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本來就要教他學會在團隊中與人的應對相處之道,並養成處世的成熟與圓融,在這樣的基礎下,若他喜歡讀書,自然就能夠找出興趣完成學業。

 

 

 

■窮不能窮教育 苦應該苦孩子

 

 

教孩子讀書的時候,不能只是繳清學費而已,教育的指標若只在花錢上,就沒有瞭解到「苦應該苦孩子」這句話的含義「窮不能窮教育,苦應該苦孩子。」但苦孩子之前要先苦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絕對不是僅靠充沛的經費,就能將一個孩子雕塑成國家棟材,父母的窮,必先窮在自己的慾望,也就是能夠適切拿捏內在的喜怒哀樂與功名富貴的想望。從兩個人結為夫妻的那一刻起,就要建立「窮自己」的觀念,也就是要窮自己的心志,看穿財名富貴只不過是過往雲煙,賺錢與否也只是時機問題,這樣所學到的才是真功夫。有很多時候,父母提供充裕的經費讓孩子完成某階段學業,之後還運用各種人脈關係,一心想幫忙孩子成功地達成他所追求的夢想,相信這些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必然從來沒有窮過自己;也因為如此,沒有吃過苦的孩子,出社會時空有一份傲人的學歷,但在人際關係與生活觀念上卻如一張白紙般,甚至只有幼稚園程度,必然一路跌跌撞撞,運勢好的時候也許得人栽培,運勢不好的時候則一落千丈。這已經漸漸形成一股社會風氣,有許多年輕人在這樣一個過程裡,突然之間拿到好職位,甚至少年得志,就像現在三十幾歲的科技新貴,不但得到傲人的名利與地位,財富也已經累積到一定程度,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其婚姻都有第三者介入,原本美好的夫婦關係,竟然因為錢財的支使以及虛榮心作祟,而出現家庭問題。

 

這類問題到底要用什麼角度來看待呢?這個時候一定要背向操刀,否則日後就會有人難過,只要悟性一出,獲得感受時,就會感動得破涕為笑。個人就親身經歷過一個例子:幾年前參加現任原委會主委陳健年先生的女兒歸寧時,我在喜宴的現場就曾經提過如何掌握夫妻之間的對待關係,並以「古有開門七件事,今有夫妻七要事」勉勵之。當我一講完下台時,有兩個讓人很感動的畫面,一是很多在場觀禮的觀眾急著問攝影師要我的錄音,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需要這席話;另一個是我一下台時,一個眼淚直流的粗壯男人立即用力的摟著我,我感受到那是一種真情流露,原來,他是一位排灣族頭目,這位頭目本來住在臺北縣永和市,太太開設美容院,但後來所有積蓄全被倒光,當下的念頭就是和太太回臺東家鄉自殺了生,結果在準備搭車回家當天,剛好在火車站聽到我的演講,聽完後便突然醒覺不想死了,現在兩個人都好端端的繼續做事,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瞭解到什麼是「空」和「真」。這位頭目說在沒有認識我之前,只知道要賺很多錢,一旦錢財全被倒光時,便只想到死,但聽了我的演講後才幡然覺醒,而且所獲得快樂是沒有人能夠領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