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四輯

專題論述 第四輯之四【家常話 家常畫】(2)

2019.07.07更新

【家常話 家常畫】

 

 

■探討生命價值 跳脫俗世罣礙

 

 

現在收看「心海羅盤」節目的觀眾,已經不分年齡層了,每一個人都會在不同的階段碰到不同的家務事。我們不要將家務事褊狹的設定在外遇問題或經濟問題,事實上這些都不是重要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講出智慧的語言,說出有見地的看法,夫妻倆在鵝鰈情深之下,才能夠探討出生命的價值。「家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一個家庭一定是成員裡有人先侮辱自己處事的方法,或做人的起端始末,他人才有可能冒犯欺侮,否則這個家一定永遠昌盛的。所以對於心海羅盤所談的可茲延用的字句,以及可以提昇智慧的見解,我們要更審慎的檢視它對我們日常生活上可能的影響。

 

晚報的一則消息著實嚇了我一大跳:法務部長說臺灣的黑槍足夠組成三個師,也就是市面上已有三萬支槍存在。這些槍絕對不是自己飛進來的,會帶槍進來的人,其原因一定與家庭脫不了關係,有人帶槍進來是為了讓家庭富裕;有人帶槍進來是為了逞兇;也有人帶槍進來是為了防身。不管如何,這些人都曾是各自家庭中的成員,而一般人家裡的空間通常都不大;說到這裡,讓我想起每次若要趕南部下午場的演講,我就會一大早從台北火車站坐自強號南下,坐火車常常讓我感觸良多。在台北市通常很難看到一望無際的平原,只要一進入公寓或大樓,每間屋子都像鳥籠一樣密密麻麻的,好像每個人都挖個洞躲在裡面。那個時候我就會想:在那個洞裡的人昨天晚上講甚麼話;昨天晚上是不是有人打架;前天晚上是不是有人如何;在洞裡的人,有沒有瞭解自己不能老是窩在那裡,遲早要趕快跳出來,因為只有騰升不同的看法時,才不會受制於家庭環境的空間。只可惜當一般人閉塞在裡頭時,都認為只要有個能窩的窩就好了,很多人一輩子想望的就是能有個巢,有個自己的家。但若用這種觀念持家,家遲早不會和氣、不會祥和、不會幸福,因為你已經無法跳脫這個框框。當設定的願望如此渺小時,思維自然不能豁達,相對的也就會跟著世俗走。一跟著世俗走難免要競爭,競爭就會有前有後,前前後後排不到班的就會生氣,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情緒一變化,就會直接影響家庭的組合對待。

 

 

 

■家內不修善 神佛不上案

 

 

我們的確不能跟大環境挑戰,但如果連小環境都無法扭轉時,就會像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文明都會裡的人,有著從未有過的壓力。最近報紙報導著:精神科醫院裡,有許多婦女朋友們已經成為例行性的病患,因為股票的高低起伏也讓她們跟著起起落落。婦女朋友為甚麼要將自己投入股市呢?也許她們想要養活自己,畢竟能多賺點錢,存點積蓄時,就不需仰人鼻息,還能自立自足,與先生有著平等的地位。這或許是許多婦女朋友們因家庭經濟而形成的心緒,但最悲哀的是當她們無法承受這種衝擊時,勢必要進醫院,好讓醫師抒解她們以為可以扳回一城的想法。

 

話說回來,若常常用這種角度來拿捏個人與家庭的映合,即使有一天讓你有錢了,但「如果不修善,神佛一樣不上案」一個人如果不做善事,不管家裡添了多少神,都無法給予保佑。屆時,也只不過獨自享受著富有而已。執行工作十幾年來讓我有個深刻的感觸,那就是不管社會的綱紀多麼無常,人倫多麼敗壞,但最重要的還是家庭成員間相互影響的力量;這種影響的深遠度,真的讓人匪夷所思。

 

有個朋友告訴我一個真實的觀察:有一天他坐公車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小孩很快的上車來,照理說看到婦女帶著小孩,一般人都會讓坐,但是這個太太一上車,眼睛比誰都尖,好像尋找獵物一般,專門找那種看起來比較單純老實的人,然後就把小孩擠到我這個朋友身邊,這個朋友當然瞭解她的意思,但他故意不讓位,好看她的下一步動作,結果,這個媽媽就把孩子硬靠在他身上,孩子被擠得很難過直接反應:「媽媽不要這樣子,前面比較寬,我們去站前面」沒想到那個媽媽竟然大聲回答:「沒關係,我們再等一下,有人會讓我們坐」。一個母親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日後孩子也可能有樣學樣,她的作法會讓旁邊的人視若無睹,本來想讓位的人也不想讓了。

 

 

 

■因果對待 無輩份之分

 

 

我們講的家常話不是大道理,而是日常生活中的規範,有很多道理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得來的,為人父母者在明確的自我要求及適當的角度拿捏下,自然會間接的影響孩子的心智,因為人生的過程與個人的道德觀及智慧絕對有關;前一陣子有位朋友告訴我:她的孩子右腦發育一比較慢,出生後體型就很肥胖,而且鼻子跟上顎骨之間有個空隙,所以兩歲時就帶去醫院做語言矯正,因為這個孩子發音不全,氣也不通,因此我就問她先生是不是喜歡釣魚,結果他告訴我他不只喜歡釣魚,還喜歡用甩竿的方式釣,每當和魚拉扯時,就會生出釣魚的快感。華嚴經說:父母的道德觀會報應在子女身上,所以他的小孩生出來骨頭裂開,上呼吸道也有問題,其實就和他釣魚時用勾子勾住魚的嘴一樣。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道德操守會同時影響到下一代,這種影響有些是現世報,有些就報應在親子關係上;許多人認為自己的身份是父親、母親,但若真正講到人與人之間的因果對待,就無輩份之分,只有不同的轉世時空而已,這之間可能含帶著你我之間還沒有解開的因果,也就是彼此間相互的報應迴向;還有一則更絕的事情,一個婦女因懷孕難產,而急著找我,於是我要她趕緊讓我看一下她的出生年月日,好看看這個孩子會不會受甚麼影響,一看之下赫然發現這個孩子可能會被臍帶綁住脖子,結果一剖腹,小孩果然被綁死在裡面。推敲這個事件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爸爸沒事就愛釣魚,有人說:當獵人在打野鴨時,要考慮到小野鴨在巢裡等媽媽咬食物回去吃,也是一樣的道理。

 

一個人在社會中做事情,常常自認為家庭已經組成了,自己和太太兩個人都有固定薪水,生活費與貸款都算得好好的,孩子也能養得飽,就叫顧家。其實不然,若先天上就能培養家庭成員的善良面,將他們最好的根基引發出來,才叫教育。如果只是把世俗中功名富貴的方程式套進來,要求大家共襄盛舉,那麼這個家遲早要落敗,談到家庭問題自有其嚴肅的地方,但這本來就是大家應該要注意的。

 

 

 

■拿捏正確方向 教孩子要趁早

 

 

有很多人生來會當孤兒不是沒有原因的,有很多人生不出小孩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其中自有緣份的對待問題。相信也有很多人覺得長大後就跟父親悖逆了,跟母親也沒話講,先前說:倒著騎馬,不願看人家的臉,兩個人見面就像仇人一樣的也很多,從襁褓中看著孩子長大,從小就逗他笑、逗他開心,看他學走路,為什麼現在親子關係會變成如此?道理就在於教育方向的錯誤,希望大家都能將「心海羅盤」的「談古論今」與「心動時分」所談的道理沿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後輩或許沒聽過,但他們聽了可能會覺得很新鮮、很欣賞,因為她們的父母從來沒講過這些話,過去父母親告訴他們的話,他們幾乎都會背了,只要父母一開口他們就知道父母要說甚麼,不管是做事、讀書或交友等,反正父母說的都離不開那個範圍,夫妻間也一樣,同樣的話說了一輩子,說到彼此都無話可說了,所以圓滿健全的家庭架構,就是要多用點智慧,多提出一些脫俗的見解,才能重新出發,因為工作本來就是工作,每個人也都一樣要三餐飯飽,但若除此之外,還能說出一些比較脫俗的言語或見解,夫妻之間就能透過彼此的切磋來教育小孩,如此,兒女對父母能夠透過不同程度的理解來教育自己,一定深表認同。

 

我曾經說過一個專題:「說些回頭話」若能對孩子因材施教,相信就不會看到那些沮喪的父母,也不會覺得環境讓人如此惶恐,因為每一個犯罪的小孩,每一個在監獄裡走進走出的犯人,都是每個父母的小孩,也都在一個遮風避雨的家庭裡養大;養得好或養得墮落,都來自於價值觀認知的不同,若有價值觀當成里程碑在後面頂著,相信孩子再怎麼胡來,也不會變壞。但是教孩子一定要趁早,臺灣話說:「『牛擔』小時候不折,長大就折不彎了。」教育也要從小孩慢慢舉步開始,如此對子女就不會溺愛,同時能讓他們知道人生該走的里程,家庭自然因此更為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