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三輯

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七【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2)

2019.06.13更新

【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

 

 

■人難勝天 窮則變通達理

 

 

自古以來,不管是朝代的更替,商人的致富,或是現代事業的耕耘,都有一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人難以勝天,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在意眼前的失敗,又有什麼好無奈的呢?!財富經營的落魄沒什麼好悲哀,最怕的是窮到落魄,窮只是令人覺得貧乏,貧困最糟糕的是窮到狼狽;在火車站當遊民,沒有地方睡,這是貧困,不是狼狽,最大的狼狽是一個人的感覺麻痺了,就像報紙報導的一則新聞:「先生先幫妻子投保,然後投汽油彈進自己的屋中,結果妻子、孩子都被燒傷了…」,這個事件的男主角就真的讓人覺得狼狽;「狼無狽不行,虎無倀不吃」,任何人走到狼狽時,就已經失去在貧苦中提升自己智慧的動力。

 

窮有一個好處,因為窮透了、窮到底了,我們才能看到自己內在的智慧;很多人選擇工作,完全以能提供足夠的收入為考量,所以什麼事情都有人做,但是人言可畏,做事千萬不要狼狽。窮的時候要變通達理,要懂得定位自己的根性,如果能夠如此,對很多事務的看法自然就會豁達。窮到一窮二白,總是會翻身,就像日月對照一樣,一定的時間上去,就一定的時間下來,再卑賤的人都有大恩人幫忙,不管什麼情況,老天爺都會讓人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所以,再痛苦的事我們都要熬過去,難過痛苦並不會害人,只有得意忘形最容易讓人走錯路。

 

我們可以禁得起大自然的侵害,就算時機不好、米糧欠收,我們都一樣活到今天,可惜許多人無法禁得起人為利祿的誘惑,就像最近報紙經常刊載達官顯貴因為貪贓污法而犯刑,這一些人原本位高權重,可以榮宗耀祖,但是他的德操在「達」的過程裡顯露無遺,無法拿捏自己應當扮演的角色,自然容易受到利祿的侵襲。

 

人在兩種心境下會難以釋懷,其中一種就是窮怕了,窮到最後六神無主,三魂六魄都被魔鬼抓去當僕人了,而「心海羅盤」的工作就是跟魔鬼搶僕人;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快速成功,於是許多事情無法循規蹈矩、立定標竿,窮的人這樣,有聲望的人也這樣,總之,若是一直走在隨波逐流的慾望中,無法站住自己應有的立足點而克制自持,就容易被魔鬼抓去當僕人。

 

 

 

■隨波不逐流 拿捏生命尺度

 

 

這裡我特地解釋隨波逐流,為了求生存,人難免會隨著世俗而變化,但在生存的過程中,一定要依自己的原則而有所取捨,這叫隨波不逐流。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天,突然看到一個人跳下湍急的河流,孔子以為他要投水自殺,就趕緊要一弟子追過去救人,沒想到那個人在河中隨波逐流,載浮載沉的,由於水流很急,這名弟子怎麼跑都追不上,正當失望之際,沒想到那個人突然爬起來,躺在旁邊的石頭上悠閒的休息,孔子便過去問他:「剛剛我還以為你想自殺,沒想到你竟然如此善泳,請問你為什麼能夠游得這麼好?」,這個人不假思索的回應:「很簡單,因為我從小生長在這裡,熟知地形,更重要的是我深諳水性,當水要壓人的時候,我就隨著水波滾動,水波有低有高,只要順著它呼吸,隨著它載浮載沉的,游泳根本一點都不費力;但我之所以能游這麼久,最重要的是懂得中途起來休息,而不願意逐流,因為這條河流一游到外面就是大海了,海水不會帶人這樣載浮載沉的…。」這個人理解到中途一定要起來,不能游到最後,這就是一個人慾望的拿捏,從這裡也可以影射出窮與達之間的呼應關係。

 

一個人如果懂得精準的拿捏生命的尺度,以及為人處世的觀點,就可以打破人生的許多迷障。人世間永遠有對立,對立的情況可能發生在人與人之間,也可能是自己的感受、情緒,以及所有七情六慾等的對立,「生死窮達」這句話即可打破它的迷障,同時讓我們瞭解,原來過去的生之所以沒有價值,是因為被對立抓住了,過去無法翻身的難過感受,是因為被魔鬼抓去當僕人了,這都是我們平時很少用思考、用能量、用思維去感受。

 

聽演講的目的,是為了鬆動自己既有的思維,解開過去緊鎖的螺絲釘,同時也告訴自己應有的思考方向;每一個人都不該故步自封,也不應隨著人群隨波逐流,懂得中途煞車的人所體會的事理,絕對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生死窮達,不易其操」,操就是到得,用兩隻腳可以走到的地方就叫到得,如果各位願意用兩隻腳走完這輩子,就會得到道德;一個人如果行功就能了願,能行功有立德就能夠消災,所以行功立德自有護法,重要的是要到得,要去做、去經營,如此,我們才能在生死窮達當中,做到不易其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