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二輯

心動時分 第二輯之四十三:葉教授的作品「傳家智慧寶」錄影帶問世,很好奇為何要取名為傳家智慧寶?一般人都認為傳子傳孫的傳家寶物,應該是土地、珠寶、古董之類可增值的東西,難道連錄影帶也值得珍藏而傳家嗎?

2018.10.13更新

問:

看到葉教授的作品「傳家智慧寶」錄影帶問世,感到很高興,也很好奇為何要取名為傳家智慧寶?一般人都認為傳子傳孫的傳家寶物,應該是土地、珠寶、古董之類可增值的東西,難道連錄影帶也值得珍藏而傳家嗎?

 

 

答:

這一代的中年人,早期所過的日子真的是歷經辛苦,煎熬自己的舍身,也就是肉身,成長於當時的人,物質生活都相當匱乏,但需要負擔的勞力又相當密集,那個時代老天爺給予的是苦其心志,還得歷練其筋骨,所以當代人真的是從吃苦耐勞中走過生存之路。後來臺灣走入貿易開展的時代,因為教育不普及,那時小學畢業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還是有人願意彎下腰來做些比較粗重的加工工作,這群人接下國外訂單,十萬片、一百萬片,以塑膠射出、木工、手工等其他加工方式徹夜的趕,才趕出臺灣經濟的轉型及貿易的成果,這就是天、地、人的結合。

 

透過那個時代的成長,以及這個時代的努力,奠下了臺灣現在的經濟基礎;而後為了不讓孩子像自己過去一樣的辛苦過日子,所以這代年輕人的物質生活從來無所匱乏,但如此一來,他們必定缺少筋骨、意志的磨練,於是很多父母親自然的就把孩子的武功廢掉了。人一旦進入社會只能扮演三種角色,第一種角色就是講好聽的話,寫好的書,讓後代的人去聽、去看;另外一種人就是做好的、值得頌揚,在平凡中也能見真章的事,讓後代的人來寫;當這兩樣都沒有辦法達成時,最起碼要能留下一些東西讓後代的人看,以造就賢人,甚而推己及人。有些人結婚生小孩,很高興自己終於當爸爸了,但值得高興的不是你要做爸爸了,而是生了一個有機會成佛的人,否則,如果生了一個會造惡的人,那有什麼好高興的呢?!為什麼叫傳家智慧寶?因為代代都有和尚,但不是每一代都有葉教授,我在台上這樣苦口婆心的講,是因為我知道這些善知識是好的,臺灣話說:「不怕你富-最怕你有好後代。」不怕一個人富有,就怕後代子孫實力,這樣子家道就不會衰落;因此讓子女日後能有所成長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今天四五十歲的婦女朋友們,相信都歷經心智的煎熬,但你們絕對不敢擔保自己的孩子能夠永遠掛免戰牌,當他有一天到達我們的年紀時,若有桎桔無法解開,找不到師承,又看不到「心海羅盤」,那他所面臨的困難,就不是當富父母的能夠幫他解決的了。所以若能將孩子未來會碰到的問題與狀況事先預設傳承,就像孫髕的老師鬼谷子留下錦囊,讓孫臏能在龐涓欲加害時脫困一樣。若我們將「傳家智慧寶」奉之為能代替父母成為孩子日後教育的寶典,則家裡有千金不如留有一經。

 

根據資料顯示,現今臺灣納骨塔的數量是臺灣人口的兩倍,由此看來,似乎大家都很怕死,難道對死亡一定要這麼在意看不開嗎?先父曾做了一個平房式的家族風水,可以放兩百多罐骨灰,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應該放在那裡。幾年前我就告訴兒子,當我往生時,要麻煩他將我的遺體火化,然後租個直昇一機,將骨灰往中央山脈撒下去就好了;這是我所認為的虛空妙道,何苦要後代子孫為了我的身後事煩惱,骨灰捧來捧去的,弄得全家不安寧!很多人就是因為風水之事弄得死者不得安寧,生者又兄弟鬩牆變成仇敵,這都是因為為人父母在世時沒有好好的教育子孫有關生存的智慧與看法。

 

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很好的口才與歷練來教育自己的子孫,但如果能預留某種教育方式,就是祖先或父母的一種智慧。預先留存好的書籍、錄音帶、錄影帶,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不管子女現在會不會看,但是能夠得到這一個寶典終究對他們日後的成長有所幫助,子子孫孫也會因此建立起不同的風範。

 

「孔子不收隔夜帖」,誰又相信自己永遠都這麼有辦法,不缺經濟支援,又擁有充沛的體力呢?!既然存在這麼多未知數,「傳家智慧寶」更有其存在的必要。之所以定名為「傳家智慧寶」,就在於既然大家都愛看「心海羅盤」,認同這個節目,那代表大家的悟性不低,前輩子也都種了福田,這個福田將讓你不會有困擾,也不會煩惱下一代。不管在生活、宗教或哲學領域,「傳家智慧寶」一定能帶給您的後代子孫不同的思維,他們從廣大的收集中,鉅細靡遺的找出生命要領。所以,不要留財產給後代,真正要留給子孫的是智慧。後代子孫對於祖先、父母親所存有的敬意來自於父母的智慧,而不是他們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