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二輯

心動時分 第二輯之二十一:人說四十而不惑,我今年二十歲,要如何將不惑提早二十年呢?

2018.09.21更新

問:

人說四十而不惑,我今年二十歲,要如何將不惑提早二十年呢?

 

 

答:

你希望像我一樣在台上侃侃而談,也希望像我一樣,對許多事情的解釋,能讓人感到滿意,更希望自己能夠達到不惑的境界,我只能說,有期待總比沒有期待好,有認知總比不懂得認知的人來的有前途。

 

我們對佛性的了解只有真假而已,無所謂高低,但是悟性有高低,悟性有時一轉折,突然間當頭一棒喝被點開了,就剛好符合畫龍點睛的那個時機,這個時機可以讓人心裡產生震撼,當下扭轉很多事情的角度與看法。但有了這些角度還不夠,還必須充實很多其它的知識與見解做為自己的糧食,以補足自我所欠缺的養份,所以要多看書。看書要了解書中的要義,書中的句子要能讓自己的心裡點頭,這樣才能夠擷取其中應有的養份,達成修持的意境。所以沒有四十歲跟二十歲、八十歲跟六十歲的差別,歲數的增減並不意味著程度的高低,真正的程度會從眼神中表徵出來。人的眼神是接納性的,所以程度好的人對萬般事理都會循循善誘的讓自己有所了解,就像我們是為了明事理才讀書,明事理則是為了做人。我們看事情所流露的眼神,如果讓別人感受到是一種祥光、慈光、智慧之光,那代表自我要求相當深刻嚴謹;如果人家看到的是一種貪婪之光、色相之光、尖頭銳面之光,就不會有朋友,越沒有朋友就越往牆邊走,俗話說:「走路靠牆邊,做事比天大。」貼壁鬼就是這樣走的。

 

一個能讓大家接受的人,是因為他攝取了很多知識,以為自己日後的努力增添餐份,此時,他已經忘掉幾歲的問題,歲數對他而言就是更有機會為別人服務。甘羅十二歲拜相,可能是他的記憶力特別強,但不代表甘羅十二歲有智慧,歷史記載有一關甘羅的是其丞相的位置,而不是智慧的角度;所以,重點不在於二十歲與四十歲的差別,你應該懂得開啟自己想要追尋的一這條途徑。智慧不疾不徐,它隨時都在眼前晃來晃去讓你抓取,旦若你想要背棄,它就不會再進來,這是非常公平的意境,當你心裡非常純正、清澈、亮麗的時候,就隨時可以看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