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月刊

典藏月刊 創刊號 教授專題論述【生死之前 做過多少好事?】-1
典藏月刊 創刊號 教授專題論述【生死之前 做過多少好事?】-1典藏月刊 創刊號 【緣起不滅 :開場不易,開布更難】引言典藏月刊 創刊號 【龍年摔斷手 蛇年注意頭】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總結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癸年尾數二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壬年尾數一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辛年尾數零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庚年尾數九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己年尾數八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戊年尾數七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丁年尾數六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丙年尾數五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乙年尾數四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甲年尾數三

典藏月刊 創刊號 教授專題論述【生死之前 做過多少好事?】-1

2024.02.01更新


【生死之前 做過多少好事? 普賢行願–「布施」為先】

大多數的人

都要等到「行有餘力」時

才會想到 要在社會上做成不同的奉獻與付出

但是 正因為這個觀念的錯誤

讓很多人都學不好 更讓許多人都沒有辦法「做善事」

其實 所謂的「善行」

就在每天觸摸可及的地方

處處留心皆學問

從食 衣 住 行 育 樂開始

日常生活裡 點點滴滴的事項

都可以是在---「做善事」

 

■心海茫茫 善知識導航

    生命所走過的過程,有許多點滴的事項,必須要的注意;尤其是,當我們每一個人,修行到某種程度時,會漸漸的感覺到「一年很容易又過去了!」,其實,十二個月走過來很簡單,但是,大家的心情,總會遇到不一樣的事,而每一樁事情,都是用來激勵、砥礪大家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知道大家在這個地方,花了這麼多的精神追尋善知識,目的也是要讓大家,在有生之年,短短的七、八十年歲月裡,求取到「自己心裡內在的紮實感」。

    或許,從小開始,我們沒有辦法馬上理解到---什麼是「智慧」?

    但是,「靈性」是從來沒有休止過的;有一天,當上帝對你的啟蒙一打開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感覺到,許許多多過去所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會在突然之間,讓我們舉一反三,產生智慧的萌芽,也碰見許多事情的轉折,更讓我們突然感覺到,曾經苦惱過的事情,「怎麼那麼傻?竟連那種事情都想不通!」

    這些都是自於一種長時間「善因 善根 善氣」的累積,才能夠達到的理念;否則,一輩子就如此庸庸碌碌地走過的人,實在太多了!大家只是沒有看到而已。

    像在台灣比較大的城市,尤其是高雄、或中部的加工區裡,上下班尖峰時間人群突然湧出來的時候,就好像「沙丁魚」一般;每一個人,都帶著每一個家庭的問題,也都帶著每個家庭所造的「業」,而這些事項,還是要當事人自己去擔負,而每個人,都必須要在自己的心念裡,把持到一種非常穩定的狀況,而要如何把持?就是來自於---先前所累積的「功德」。

 

■三災八難遍地流 天地迭轉末三秋…末法時期

    生死之前,做過多少好事?我是不想再加上「到底」兩個字;因為,如果要再加上 「到底」,就是已經開始要反問你了!

    正如我常常跟大家講的,什麼叫做「三災八難遍地流」?

    從過去古書所言,或在中國大陸的一些史蹟,可以想見,在當時兵荒馬亂的時代裡,到處哀鴻遍野,暴骨屍寒,很多神佛看到了,心裡面都暗自飲泣,在如此戰亂的年代,人在非常飢寒交迫的狀況下,到最後吃什麼?吃牲畜,先吃馬,然後吃牛,到最後吃什麼?…「吃人」!吃人就是「末法時期」。
     今天,雖然並沒有戰爭,尚未到達兵荒馬亂、暴骨屍寒的地步,但卻已經有「人在吃人」的情況產生,也可以活生生的,把人這樣子「割」、這樣子「殺」,道理在哪裡?因為…那種本性已經出來了,原先已經擁有那種本性的人,正處在這個社會裡,跟我們共同生存了!有人的行徑已經存在著這一種因子,與我們在一起過日子了!這就是…「末法時期」。

    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他為什麼會吞得下去?怎麼會吃得下去?我說,「他怎麼會吃不下去?有什麼原因會吃不下去?」原因是來自於…當一個人常常在著相於自己「外在形體」的同時,就是這一輩子最大的敗筆!

    換言之,這一輩子,之所以沒有辦法開智慧,就是因為,一直執著於外表這一個「相格」;但卻不了解…「靈魂的精氣」,才是維持你的永恆!

    在一貫道當中裡面,有降乱扶鑾的,談到地獄十殿遊,從一殿、二殿、三殿、四殿,以至於到各殿,所行遊下來的記事史錄,以一貫道的解釋,是來自對於眾生百姓的體恤;曾有一個門生,藉著濟公活佛的帶領來遊玩地府,而寫下一個「地獄遊記」,裡面很清楚的講到「十殿」,如何去對人的靈魂做成糾正,「糾正」每一個人過去的行為跟行徑。

    「你」,絕不是用今天所看到的「身體」,來表徵著你個人;否則,如果你曾經看過自己小時候嬰兒的照

片,然後到老了、最後行將結束時,再問你說「這個人是誰?」,你絕對不會相信,照片中的嬰兒居然是「你」!這就象徵著:人是多麼地「著相」!

    然而,「靈魂」卻是無論何時,別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不管在哪一個陰曹,或哪一界裡,「靈魂」都是不會變化的,經由靈魂思想的汰換,智慧的啟迪過程,才能夠分別出,是走往「西方極樂」,或是回到所謂「地獄惡鬼道」,各方的處罰都會有,各方的禁閉禁錮也都會有,無論是如何地被折磨、被苦刑,到最後,終究被關會有一定的時間,猶如「孫行者悟空大聖」,也是在如來佛掌下,五百年翻一次身,到了最後,祂還是翻出來了啊,而今天同樣一個「靈魂」的質,關到最後,如果沒有洗乾淨,仍然帶著過去的獸性,輪到他再轉出來當「人」時,當然可以吃人肉,怎麼不能吃?靈魂沒有經過「教育」、沒有經過「汰換」,當然就可以吃,而且還吃得理所當然,這也象徵著,大家在看事情時,絕不可以太單純。

 

善根因緣具足 得聞善知識

    我有生之年當中,包括存在中國大陸、以及後來回到台灣來,所有看到過的事情,事事項項都讓我深深地體會…目前活在台灣的人最富裕的地方,是來自於,大家能夠靜下心來,在這麼好的環境裡,聽到這麼好的、能夠餘音繚繞的「善知識」,打通了思緒裡面的任督二脈,讓人生這一趟走出來很紮實,不會覺得空虛,更不會覺得恐怖跟恐懼。

    在「生」之前,我不知道「有沒有過做過什麼好事?」,因為當一出生,只知道父親姓什麼,比較好命的,至少還能夠知道父母親是什麼人;如果命比較不好的,甚至連「父母是誰?」都不知道,正如孤兒院裡,有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此,可以了解到,原來,在姓氏的淵源、沿革中,我今天有幸遇此機緣,能夠好好地坐在這個地方聽講,可能自己上輩子做的事情不會太差。

    最起碼,在嚮往這一種精神領域的範疇,包括個人修持點裡,可以實實在在的感覺到,有這一種基因來接受這一種語意、這一種意識,代表著「福份」還夠,代表上輩子做的事還不差勁。

 

■人人皆知有來生 何不早修來生福?

    任何人做事業,無論是謀略也好,或者是計劃性的經營,絕對不是馬上開店,就馬上能夠賺錢,包括所有開公司設廠的人,他們計劃目標,如果能夠在三年內,做到有盈餘的話,就算是非常不錯了;相對的,我們的「人生」,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做人」到底是做哪輩子的人?…是做「下輩子」的人,絕不是做「這輩子」的人,不是做「這輩子」的享受!

    不會成功的人,不會做陰德的人,沒有修持的人,都是在做「這輩子的人」;但是,懂得理念、有未來瞻觀的人,是往「下輩子」看,我的行程、看法、走的段數,才是要努力的!才是自己所要求的!所以,由於每一個人修持的深度不同,大家認定方式也不一。

    一個「人」走出來當人的時候,雖然「前世」已經不知道了,但是,可以理解到…前世的「因果」,足以顯像在這世的外型、造型,可以顯像在「眼、耳、鼻、舌」,可以顯像在「骨相」,可以顯像在所有我們看得到地方,這便代表著:「身體每一個地方,都累積了曾經有的過去」,這一點是絕不可否認的。

 


■萬流歸中宗眾教平等

    地獄裡面有一個「聽經堂」,「聽經堂」並不是用苦刑處罰人,但是必須要在那邊抄經、聽經、上課,讓沒有辦法回返西方極樂的人,先聚集在那裡,聽完經、了解經義後,才有機會往上騰升。

    「聽經堂」裡的人,是從哪裡來的?就是來自於:當初在世的時候,執著於「只能信這個教,別的教派都不能信」的人都要進去,例如「我是信耶穌的,那你們信佛教的就不行」、或是「你們在拜的是木頭雕刻的偶像,那種教不行」,如果有這一句話出去,就要去「聽經堂」裡上課,那些人裡,有阿拉伯人、印度人、也有台灣人。
    人專篤信在「我執」的教理,就不是「萬流歸宗」,所有宗教的教義,都是「勸人為善」,沒有哪一個教義,是要人做壞事的,都是「人」有偏頗,一直要傳誦這一個「教」,才叫真正的「教」時,那在回去之前,要先去「聽經堂」裡聽得清清楚楚,讓你知道什麼是「萬流歸宗」,了解到所有宗教的信仰,都是以「博愛」為基礎作出發點,讓你知道全世界的宗教「佛、道、儒、回教、與耶穌」,這五教互為聯盟,正所謂「一枝分五葉,結果自然成」。

    如果有「我執」跟「偏頗」,就必須先把經義都聽清楚了,才能騰升往上一格,或許在當時,曾經對某種宗教信仰非常的篤信,也做過很多好事、善行,但是,只要這一關沒有過,就不能騰升,就像在司法官考試、或律師考試時,不管其他科目平均有沒有超過六十分,只要「國文」一科不及格,即使其他科目都通過,也無法通過考試…這是「規矩」。

    相對的,我們今天當「人」,外在修持的再好,但如果在內心裡面,對於「修養」這一點,產生「分別心」的時候,比如:「我信耶穌,信的很虔誠」,但一聽到別人說「他信回教,也信得很虔誠」,結果就兩個每天打架、每天廝殺,到最後搞得雞飛狗跳的,信到綁炸彈,信到連「怎麼死的」都沒關係了!

 

 

■反問自己

生死之前

究竟做過多少好事?

    生死之前做過多少好事…轉世輪迴的作為點。

    「人」在先天上沒有辦法決定,要「在哪一個地方生?在哪一個地方死?」,但是,道德、勇氣、曾經走過的路途,都會影響到降生在哪一個地方的落點,進而讓他有機會去探詢到智慧的門鑰,當這個門鑰打開的任督二脈,才知道說:原來…一個人活在整體的環境裡,生死之間,並非一定要做過什麼特別顯赫的好事,但每一個觀念都能堅持在「中庸之道」,所謂「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這「中庸之道」如果能夠恪守、遵守,那麼所走的路途,會有很多地方方向一直在做變化。

    日常裡,我們經常說「做好事」,大多都圍繞在「那個人有錢捐錢到那裡?」,或是「那個人花錢造橋、鋪路」,大多數的人,都要到「行有餘力」的時候,才在社會上做出不同的奉獻和付出。

    但是正是因為這一點觀念,讓很多人學不好,這個角度的錯誤,讓許多人都沒有辦法「做善事」,這是因為:自己本身方向、想法的謬誤,變成我們在處理一樁事情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如果我要做好事,要等到賺到錢才會去做,將「做善事」這個觀念,認為是用「金錢」來滿足的。

    事實上,所謂的「善行」,是我們每天觸摸可及的地方,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祂所考量的,是你這個人,你現在所動的「念頭」,就已經在做成善惡之分,但是「人」,卻常常要事情發生好或壞的結果,有分數打出來時,才會感覺到「我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所以,我常常說過一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個學問所涵蓋的,就是「善行的指標,你該如何去拿捏?」

典藏月刊 創刊號 教授專題論述【生死之前 做過多少好事?】-1
典藏月刊 創刊號 教授專題論述【生死之前 做過多少好事?】-1典藏月刊 創刊號 【緣起不滅 :開場不易,開布更難】引言典藏月刊 創刊號 【龍年摔斷手 蛇年注意頭】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總結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癸年尾數二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壬年尾數一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辛年尾數零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庚年尾數九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己年尾數八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戊年尾數七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丁年尾數六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丙年尾數五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乙年尾數四典藏月刊 創刊號 【四九流年運不通 當記斯言必無凶】甲年尾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