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

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二【寧可欠前途 不願虧靈魂】
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二【寧可欠前途 不願虧靈魂】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八【木剋土傾甲逢申 一年暗藏十年辛】(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八【木剋土傾甲逢申 一年暗藏十年辛】(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六【大處不可免 小處更直接】(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七【命用算不準 運癡等不靈】(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七【命用算不準 運癡等不靈】(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六【大處不可免 小處更直接】(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五【我又變了】(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五【我又變了】(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四【東方不知西方苦】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三【路無走盡處 只因人走絕】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一【人生活在借路與暫住】(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一【人生活在借路與暫住】(1)

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二【寧可欠前途 不願虧靈魂】

2022.01.03更新

【寧可欠前途 不願虧靈魂】

 

 

心海羅盤生活網的智慧討論區曾有網友發起我的哪些語錄對大家影響最深的討論,結果他們所投選的二十幾句話裡,《寧可欠前途,不可虧靈魂》也是其中之一,這反映出人生在世,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一切平安,如果連最基本的平安都不容易獲得時,遑論追求前途的心思,求平安與求前途兩者到底孰輕孰重,實在值得深思。

 

 

 

■認真嚴謹的自我探索

 

 

在扮演自己的人生角色時,有些人因為受到後天環境的驅策,在形勢無法比人強的狀況下,只好順應情勢去做該做的事。這就好比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大兵,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打仗,完全無法依照個人的性向去發展前途。有些人則一出生就已經註定要往哪一條路走,以個人為例,我記得剛出生時,有個從唐山過來的老師因為認識我的家人,進而成為我的啟蒙老師,這位老師的歷代祖先都是有名的堪輿命理師,他的曾祖父還曾是清朝大學士,他也因此傳承了非常厚實的國學根基。我一出生時,母親就將我的生辰八字拿給老師批示,老師一看就說:「你這個孩子不得了!他以後只要拿開水給人家喝,就能幫人治病。」當時母親非常無法理解,如今回想起來,我終於了解老師的話中含義。水的確是一種上善若水的智慧,透過智慧的啟蒙,病人根本不需要診斷就能夠不藥而癒,而不必再

承受那些找不到病原體又涉及整體心神的痛苦情緒,沒想到當時老師所說的這句話,對我未來的人生選擇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

 

我的成長環境一直都很清苦,長大後,按理說我應該去找一份可以賺錢的工作以遠離貧窮,可是退伍後,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像別人一樣的死K書,而後到學校當老師,同樣一本書一教就是四十年,直到退休;我的個性叛逆,不符合軍人的服從特質,體格也不夠魁梧,所以也不適合繼續考官校當職業軍人;我沒有什麼財務背景,也不適合像別人一樣五十、一百的喊價做生意;藉著通過國家考試作為專業的職業技術人員也不適合我;當醫師我又覺得太忙,每天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做苦工,我的手又無法挑磚頭、扛鋼筋;如果當民意代表,三更半夜都會有人打電話來,我就得立刻起床幫人服務,這對我來說也不適合;再者,我也不喜歡當上班族,每天上下班的,時間都被管束住了,算來算去,分析到最後,我知道自己鐵定失業。可是我又不能真的失業,所以我一方面了解自己真正的性向,同時精研自己讀過的書籍,雖然不敢說自己飽學,但還足以應付一般人的需要,所以我毅然在民國七十年創立思想導引機構來幫助人,也開始心理諮詢的工作,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裡,又沒有世俗的想望,即便從事思想導引工作的過程萬分艱辛,但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在我執行面談的期間,台灣正值經濟起飛,整個世界朝著許多不同的角度轉型,這個角度也因不同的人與時空背景而有很大的差異,小至個人周遭、大到一個國度都深受影響。

 

國家地理雜誌曾報導美國歷任總統都坐過的空軍一號飛機,這架飛機的裝潢、配置與設施都相當講究,搭乘過該機的歷任總統一向安全起降,唯獨1963年,當時的甘迺迪總統搭乘美國空軍一號回返,下機時本來要搭乘禮賓車,卻因隨行武官的建議改坐敞篷車,不幸在遊街途中被暗殺,他的靈柩便由與他同行的副總統詹森護送。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轉折:如果沒有甘迺迪也許就不會打越戰,但是只要詹森當總統,越戰就一定會發生,然而,台灣卻也因為越戰,經濟才得以起飛。打越戰時,台灣的基隆港成為物質分配的轉運站,當時不少基隆人因而發了越戰財。有了大量資金挹注的台灣也開始轉型,促使外貿及不動產蓬勃發展,那正是我擔綱生心理諮詢工作時的整個社會型態。雖然那個時候的人賺錢賺得多又快,相對我的收入卻很微薄,但是我十分清楚自己就是要從事這份工作,我並沒有受到誘惑而改弦易轍。那個時候如果標到一個工地,只要把招牌拉上就可以立即賺進好幾百萬,但我卻不曾蠢蠢欲動去跟著玩這個遊戲,並非賺錢是錯誤,而是我清楚自己的靈魂依歸、性向取捨及個人興趣,所以我寧可欠前途,也不願意虧自己的靈魂。

 

 

 

■前途好壞取決於自我修持的程度

 

 

在探索個人的人生走向與看待事情時,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主體,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靈魂所在,也就是精氣神的對待關係。就拿狗的五官長相來說,同樣都是狗,每張臉卻都長得不一樣,特別是家裡豢養的寵物,這是因為狗若與有氣質的人接觸,其先天的野性就會被適當的修正與引導,相由心轉,漸漸地牠的臉型就會有所改變,而衍生出一種迥然不同的自信與氣質,當然,狗如果不高興,也會表現出不高興的臉,基本上牠和人的表情都是一致的。流浪狗之所以叫流浪狗,就是因為牠的靈魂孤苦無依,從一出生開始,牠就進入完全沒有依歸,也無法被教導的畜牲道,其生存目標僅止於如何覓食到下一餐,所以牠臉上的表情往往是無辜、無助、乞憐、沒有自信、對未來前途茫茫,並呈現某種貪婪,無形中好像是老天爺在昭告著大家:身為畜牲並不是最可憐的,無法接觸到人類的思維來轉化自己的氣質才是畜性最可憐的所在。我們的聽眾利用假日到現場聽我演講,透過我的言語思想來陶冶內在心田,讓心靈得以呈現安靜沉穩的狀態,其所產生的效益遠比透過電視演說的效益大上一百倍、甚至一千倍,因為現場是一氣呵成的,所以你們的心思必須非常專注,而且還得處在一種極為寂然的狀態,只要稍一分心就馬上跟不上,這種腦袋空無一物的狀態就是本來,也是如來。這時心思裡不會有任何喜怒哀樂憂傷悲,更無憤恨與嫉妒,也沒有時間去想誰,只是與我相互切磋、激盪,這種感覺就是人生的極樂。靈魂的所在來自於思想的乾淨,倘若你一離開善知善覺,往其他角度挪移搜尋、左顧右盼而著相時,就會虧到靈魂。

 

何謂前途?早期農業社會農人只能透過賣稻米來賺錢,後來經過工業、工商業、後工業時代,乃至今天資訊社會的發展,人們可以透過買賣、興建房子、開立工廠等多元方式賺到錢,但是每天都圍繞著金錢打轉就不是前途,前途並非指農業社會的轉型與產業變遷,而是意謂著人生在世,什麼都要去學。在人生旅途上我們會不斷的遇到各種事情的考驗,每一樁事都有其正反兩面,這時我們就得有自己的看法、立場與定見,透過考驗來認清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態度,可見每一樁事都是前途。一個人的前途好壞,並非就大環境的兩岸關係來論定,而是要努力修持自己,讓自己坐得穩、行得定,當自己的主體完整穩固,就無須害怕樹尾刮颱風,這就是所謂的好前途。為人父母者如果只是一昧的以子女是否用功讀書、是否獲得高學歷、是否成家立業…,來認定其前途好壞,實在是一大錯誤,因為真正的前程似錦是知道人生無缺不成美,所以懂得全面性地觀照自己。就好像每個人的格局絕對不可能都很完美,一個繼承幾百億家產的人很可能輸在一個僕役宮而陷入危機,顯見人的確無法十全十美,若不從這一輩子自我修持,必然無法回返清明的人生。一般人在順遂、興盛的時候,根本不會想要接近所謂的善知識,一旦落難、對人生有許多感觸時,才會回過頭來轉開電視,透過我的觀念獲得許多感觸與印證,也在這個時候才會覺得對自己的靈魂沒有虧欠,雖然錢財虧損了,但是靈魂卻保有較過去進步的一種精彩。所以,看待前程似錦的事,千萬不要只侷限一己之眼光,尤其是年輕的觀眾朋友,在設定人生方向時,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年紀輕,所以不需要懂太多,或者以為自己還在讀書,只要關心課業就可以,如此就是把自己的思緒侷限住了。侷限來自於一步一腳印都是照著人類規劃生命的發展過程而取得自己的生存所需,或者照著世俗的眼光而取得大家認為的榮宗耀祖,當每一個人都從這個方向來努力時,終將只能換得個人靈魂的虧損。

 

 

 

■人生無時不在戰爭中

 

 

自古以來,所有戰將在攻城掠池時,一旦贏得戰役,必然會將敵方城牆固守為己有,進而將其國民納為自己的子民,同樣的,當有一天他被打敗時,也會被別人所收納,戰爭一定有傷亡,這是一種盛衰起敝的過程。生而為人也無時不在戰爭中,雖然我們不見得都是戰將,但是每樁事情都是一場和自己的氣質、標準、中心思想、原則挑戰的戰爭;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喜歡依照自己的個性行事,卻少有人針對自己的原則用心檢討。就像我們的網站中曾有人留言,說他很討厭自己非常糟糕、看不開、固執的個性,究其因,便是他虧欠自己太久了。因為他所設定的目標都是寄託於別人的圓滿交付,卻從來沒有想過修正自己的規矩,再由自己的規矩成為方圓進而交待給別人,這都是我們的想法本末倒置了。也因此社會上有很多人一旦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時,便會開始煩惱憂愁,憂愁的人所煩憂的都是相同的問題,而且很奇怪的是心中有憂慮的人,他的世界都很狹窄、不敢往大方向去想,心裡一旦被憂鬱抓死時,就像醫院有很多躁鬱症、憂鬱症患者一樣,前程便不見美景。這樣的人一心只想解掉憂,好像她們當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能夠了解先生是不是會有外遇,或者如果先生有外遇,自己要如何處理這類的事,也難怪他們跳不出去的事情一大堆,人一憂,視野就狹窄,視野一狹窄,便什麼事都辦不了。我常告訴大家下輩子不要再來當人,不要來當人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積極的生命態度,代表一個人把這輩子的事情都了透看穿、不受束縛,因為自己的靈已經鍛鍊到很好的狀態,所以不管走到哪裡都前程似錦。真正的前程不能從這一代來看待,也看不到,今生耕耘的成果只能在下輩子未知的地方等待,這才是真正的前程所在。所以,這一輩子的我們是承接上輩子的氣質而來的,而我們這輩子所做的事情則成為下輩子承接的果,這就是因果關鍵。

 

哲學是科學之父,哲學的原則來自於因果對應關係,也就是「因為所以」、「如此以致於」,同樣的科學印證也是透過「因為所以」、「如此以致於」才能變成實際有效的例證,它們印證的方式都一樣,只是科學著重在唯物論,要看到實際的東西才算數,哲學則強調唯心,也就是靈魂。多數人都重視科學、忽略哲學,所以慣於以外在分數的高低作為與人爭戰的利器,卻不去反省自己到底有何實力與人拼鬥,問題是有形的比較很簡單,無形的輸贏卻關乎一輩子。這裡我們以經濟學的思考來舉例,大家或許比較容易了解:在金融市場裡的操作,不管是股票或者外匯都一樣,一個公司是否有前景,是由目前的股價數字反應來判定的,而非過去的業績表現,有些投機者可以透過買賣股票來贏取暴利,就是因為他們握有消息面的訊息,能預先掌握某些公司的成長可能性,也就能事先將這些股票買起來,等日後漲到高點時再賣掉,整個過程充滿現實性與目的性。但是人生就不能夠如此,因為人不知道日後會怎麼樣,我們現在所承擔的其實是上輩子的因業果報,所以不管是擔蔥賣菜、鰥寡孤獨或棄嬰孤兒,都沒有痛苦的權利。一個人的前途是不能被眼前的狀態所侷限的,像是身體健康、或宿疾纏身、或夫妻不合、或親子不睦、或常吃朋友的暗虧,都只能堪稱為一種現況,也叫事實。事實就是在這個地方承擔自己看不到的前因,同時欣然接受角色的扮演。角色的扮演不是只來自於職場當中的角色,真正的角色扮演是十全十美的,每個地方都是角色。

 

有人在網站說他很討厭自己的個性,很討厭自己的個性也是一種角色,如果你連自己的個性都把持不住、約束不了,每天因循苟且的,自然無法對自己的性格做成某種程度的調和、妥協,好讓它順暢的運轉。自己都管不好,就不可能和別人相處,於是兄弟、朋友、夫妻、子女問題不斷的發生,然而,這些問題不是年紀到了才想,這樣永遠不會有前途。人要先覺覺後覺,因為先有自覺,自然會有所決定與了解,這也是我從事這個工作的原因,我其他事都不會做,只有這件事做的比較好,而且很適合我,所以我全力以赴的去做,我不只引出各位心靈的變化,也讓自己覺得無憂無慮、很舒暢。因為我對人生毫無棧戀,所以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憂慮,我不會因為彭祖活到八百八十歲,就跟著去燒香求壽年;不會因為富豪很有錢,心頭跟著想要錢;也不會因為嫦娥照鏡子,就嫌自己醜,這些都不是我要做的事,因為我很認命,我的前途也就從這裡產生。

 

 

 

■坦然面對 開始即承受

 

 

人打從一出生就要認命,因為開始即承受,但很多人在承受的時候往往著於外相而翻臉,想著自己怎麼會出生在這麼貧窮、不和樂的家庭,轉而羨幕別人家的富有,這樣一昧與人比較,比到後來便會開始抱怨。人如果有怨恨、有不甘願、覺得不公平,在他眼界裡就沒有好人,這樣的人會深切地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他,尤其是六親之內血源愈相近的人,更是常引起他心裡的哀嘆,甚至認為是對方不幫忙才導致他今天如此下場,當這一股怨力一起,就會產生許多嫉妒,甚至樹立很多敵人,這股怨氣轉來轉去,最後還是轉到自己身上,虧到自己的靈魂。有憂愁的人憂在格局小,不敢敞開看事情,到最後就會慢慢的變得自閉,一旦又無法紓解時,就會形成躁鬱症,不但無法敞開胸懷去了解人的靈魂所在,更不知道如何修養自己。一個憂慮的人會形成躁鬱的格局,一個喜歡比較的人會產生許多怨恨,一個悲哀的人會覺得世上的問題太多了,活著沒什麼意義,因為一切都不如他所願,人生如果這樣子轉,轉到最後最可悲的必然都轉到自己身上來,因為所有問題本來應該由自己來承擔的,你卻一開始就閃躲、找別人分擔,結果搞到最後主角還是你自己。人一落地,出生年月日一定下來,主角就是自己,從格局當中,老天爺已經昭告我們在這個地方所做的一切事情,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否定自己前世的因,還要坦然的接受這世的果,如此才有時間來培養下一代。可惜多數人往往都在爭這一世的前程似錦,從不著力於個人觀點的洗鍊,如此一來就會活在比較現實的層面。就像務農時代,家裡人力愈多,能耕種的田地面積就愈大,於是很多人都期望透過改變風水來獲得男丁,以賺取比較多的金錢,但是這些依然停留在物質層面。

 

隨著時間的流轉及科技社會的來到,人性心理也隨之急遽變化,我深刻感受到目前台灣老中青三代,很多人都過著既無前途又虧靈魂的日子,這是一個非常落寞的景況,就像那些根本無法捕捉到悟性的時下青少年朋友,只好在一旁死拼活幹的,實在可憐。有一個住在台南的心海觀眾朋友,過去因為互助會被人倒了帳,最後終於在無法負擔的狀況下被告詐欺而後入獄服刑。這位朋友因曾分期付款購買整套的傳家智慧寶,這下自然沒錢付款,但是她很有責任的寫信向我道歉,打算退還整套作品。我立即回信給她,要她不用退還作品,另外我還送她整套《典藏月刊》,好讓她能夠安心的服刑。後來我又再度收到她的來信,信中說明她謹守獄中規範,雖然人在獄中,身心卻感到非常的輕鬆愉快,因為一直到這個時候她才了解人生要追尋的是心神的清淨而非財富。這位觀眾如此有自覺,不敢虧欠自己的靈魂到這種程度,實在令人感佩,而這也是我之所以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的重要原因。很多吸毒、飆車、殺人的人都不知道善知識的存在,這些無助的靈魂每天都在虧損,實在毫無前途可言。他們雖然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但是每天晚上飆車、見到警察就叫囂、看到不如意的人就毆打,由於他們上輩子那股不好的性格還留到這輩子來,所以心思狠毒、毫無慈悲可言,最可憐的就是演這種沒有慈悲、無法回返極樂、虧自己靈魂的角色。生而為人我一再說自己高不高興,問自己就知道了,我們每天是如何過日子,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千萬不要只停留在前程似錦的幻覺中,卻昧於事實不敢面對。就像有很多為人妻者,每天都很鄉愿的等待先生回心轉意,或者個性可以盡快穩定下來,也因此每天都在相互折熬,卻忘了先生是一個靈,妳也是一個魂,兩者之間本來就不相容,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硬要湊在一起才叫夫妻?如此一輩子都修不好。為人妻子的前程好壞不在於先生是否理會你,而是得先歸正自己的思想與看法,才有辦法放下先生去救自己。但是大多數的狀況都是先生、妻子與小孩三者相互牽引,牽來扯去的,只會把事情搞得更加複雜,到最後爭得也不過是一個所有格。當所有人都在搞「所有」時,也同時在虧自己的靈魂,在欠自己前世的因果,也在造下輩子的不好對待,可惜有許多人無法參透這個道理,只會不服氣,一昧地認為自己不應該接受這種人生待遇,然而老天爺卻不會因為你的不服氣而予以理會,於是你還是一樣扮演你的角色,無法跳離,最後只好自殺了事,但是自殺殺不斷命,自殺只會讓你永無止境的虧欠自己的靈魂。

 

 

 

■從自覺與氣質中找生機

 

 

俗話說:「做人要懂得巴結」,這裡所指的巴結是:假若我先扮演一個失業的角色,那麼我就得先判定自己沒有半樣工作可做,於是轉而積極的創造工作。這個道理就像每逢過年時,最值得高興的事情是去年沒有死,才可以過這個年,繼續走今年的運。 每一年的運都是在磨練自己的個性、靈性與氣質,所以有人去年碰到風光明媚的運勢,今年卻兵敗如山倒,兩種完全不同的情境,各有不同的承擔、歷練與成長。所以,再過一年是讓人有機會把自己的靈魂修持到更圓滿,也因此過年說恭喜,是恭喜對方去年沒有死,今年才有機會再修行一次,這樣的恭喜才有意義。人要從自己的自覺、氣質與看法去找生機,不管做任何一樁事,絕對是一個人的氣質影響他一輩子,而不是命運,命運只不過承擔著上輩子其來有自的因果對待,氣質卻在創造著下輩子可以未雨綢繆的時空。每一個人都應該為下輩子的耕耘而努力,而非在這個地方現拿現賣,因為今天我們所承擔的都是來自於上輩子,而今天所作的則是為下輩子而努力。可惜大多數人只是一昧的認為「不該是我承擔」、「為什麼我要遭遇這些事情」…,卻不知道這全是自己上輩子所造成的,才衍生出這麼多人生悲劇。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股悟性和神佛的威力,這是每個人天生都具有的力量,問題在於自己有沒有反省的能力。當我們在承擔所有事情時,要記得命運的鎖鏈要靠時間來洗鍊,再經由時間騰升智慧以為運作和改變,追根究底回歸於原點,這就是一個人氣質的所在。

 

台灣有一個電視節目叫「大陸尋奇」,該節目介紹了許多中國大陸的風景名勝,以及許多地方包括偏遠山區的人們生活方式,這些民眾不論是來自於當地、邊陲或鄉鎮,都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臉,從其言語、臉上表情與氣質,就可看出一個人是否經過歷練的差別。中國大陸的人民普遍吃過許多苦,尤其是民國五十五年到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是他們的一大災難,光是大躍進的土法煉鋼就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這些人都吃過勞力的苦,但在勞力付出的過程中卻無助於主體性的建立,因為他們的靈性依然無法昇華,也無法從勞力的付出中去提昇自己的許多看法,他們吃的許多苦似乎毫無代價可言。這好比來到台灣工作的菲傭和泰勞,他們工作賺錢,寄錢回家鄉讓家人有物質所得,這幾乎就是他們的前途所在與人生希望,無怪乎他們談事情時絕對都離不開錢。又好比有個人剛好中了樂透大獎,他回家鄉之後,大家都知道他中獎了,於是一窩蜂的來找他借錢,鑑於事況他只好又搬出來,這便是因為那些人的生活、交友關係都以錢為立足點。不再被物質所苦是台灣人幸福的所在,無法去除我執則是台灣人失敗之處;台灣人覺得自己沒有食衣住行的物質煩惱,就比外勞高出一截,但可惜的是我們卻沒有從高出人家物質生活之後,而高於自己的氣質,也因此有著許多的失落。多數人只著力於算計誰富有誰貧窮,卻從不去比較誰有氣質、有修養,因為這些都不是他們想了解的,也因為少有人的人生功課是從這個著眼點下手,往這個方向去精進,所以走在這個世代,會發覺很多人到最後一點前途都沒有,靈魂卻虧了一大堆。有鑑於此,我才會有全世界六十幾億的人口,能夠聽善知識的人都是鑽石的比喻。

 

生而為人,看待人生一定要看得長遠,至於看待的角度則要以回歸原來的氣質為主。命格已清楚的寫出每一個人的運勢轉折與人生際遇,而唯一能夠跨越各種人生門檻的法寶,就是凡事一定以不虧欠自己的靈魂為出發,懂得隨時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沒有想錯、做錯,有沒有對不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事情絕對不是佔有,也不是要去拿取,有一位一心想在台灣建造醫院的西方神父,不幸在台灣生病中風,當總統前去探望他時,曾和他講了二十幾分鐘的話,這當中他的眼睛始終閉著,直到總統問他:「你不是要建重度老人殘障安養中心嗎?」他的眼睛才張開,因為這是他心中永遠的希望。這好比我擔綱心海羅盤的工作,也是以付出為出發點,在全球六十億人口中,你們能夠在此聽取善知識、洗滌心靈,可謂相當幸運,而我也藉此機會攝取寶貴的經驗。在人生短暫的時空裡,我已看清許多事情的本質,才能引導各位,這些事情我一五一十的娓娓道來,讓大家了解你們的失敗、成功和前程,絕不是取決於個人的身家背景和環境條件,重要的是如果你的氣質、修持還不到一種程度,也就無法達到清心的境界,這個時候也才知道原來自己以前不懂得捉牛頭,卻拼命的綁牛尾,無怪乎被拖著走。大部分人總是把有形、看得到的東西當成實際和全部,遇到問題時只好一件件的訴說、求助,但氣質好的人根本不用向人訴說就能全部解套,氣質如果不好,則什麼事都會找上你,今年出現小孩的問題,明年是夫妻問題,後年則換成錢財問題,運氣一到就遇上。有些人會怨嘆自己倒楣運不好,其實並不是運不好,而是沒有氣質,也就是沒有靈的氣質及應有的素養,如此要找你承擔的事情難免如數家珍,但是如果修持好,這些事情根本不想找你,因為它們根本引不起你的反應。可見人本來就可以做得非常單純,只是有人喜歡把自己搞得太複雜,原本只要做好一樣就可以全部做好的事你不做,卻偏偏要做想搞好全部,卻一樣都搞不好的事,所以我才說不懂事的人不但會虧到以後的前途,還不時的在造業。虧前途就是造業、造孽和造罪,所謂的「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重點就在於欠缺智慧,也沒修好氣質。

 

 

 

 

■堅持自我靈魂的澄淨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女人很正直、賢慧,對家庭也很照顧,卻嫁給一個經常打罵她的先生,那是因為我們只看到她「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只要是人,沒有誰演過現在的自己,因為現在只能承受上輩子所造的果,以及培養下一代的自己,這便是放下的觀點,可惜多數人連現在都顧不及了,又怎會考慮到以後,於是極盡享受這輩子能夠享用的,因之我們才會看到人世間有那麼多落魄、可憐、前途茫茫、精氣神不乾淨的人。這些人會顯像在醫院,台灣才兩千三百萬人,卻要蓋那麼多的醫院,而且人滿為患、一床難求,不是沒有道理的。其實,人體的五臟六腑也與人的磁場星辰相對應,磁場星辰產生的磁波強弱又直接對應出人的情緒,一個人如果很平靜,就會像穩定的輸電系統一樣不會產生任何變化,如果哪個地方有分叉、有辱罵、憤怒、哀傷、沮喪等任何叨擾到自己的情緒,就會像輸電變壓系統斷掉一樣,可見所有疾病的原因都來自於無法控管好自己的情緒和思緒。當用七情六慾在做人時,問題就會如數家珍地傾泄而出,但若懂得堅持靈魂存在的重要性,靈魂便會慢慢洗鍊、慢慢開竅,變得愈發成熟。小孩子當然不可能做到這樣,因為他們不可能涉獵大人的語言,也還不能夠對事情有所意會進而舉一反三,這是他們學習程度的不足,但是也不能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他們一定也知道不能偷錢,因為這是他上輩子就已經知道的,就好像宇宙之間所有的生物都不需要人教就會交配,陰陽調和是一種天性。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智慧融合在自己的靈裡,尤其是視野寬廣、知識涉獵足夠的人,更可以八萬四千種種性俱足發揮而後歸元而一,這就是沒有虧到自己的靈。相反的,不懂得自我成長的人,就會這邊碰一下、那邊碰一下的秀給人家看,愛出風頭就會損角,這就像隨便讓情緒出去一樣,回應回來只會虧到自己的靈魂和氣質。當年,當大家都在賺大錢的時候,只有我堅持不能夠虧靈魂,堅持做固定的工作;當眾說紛擾、百花齊放時,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理念和立場,所以我才能夠說出你們過去從來沒有聽過的話;這條路上有許多誘惑在對我招手,但是我依然堅持理想,從來沒有討好別人的念頭;我不敢說我第一,但是我相信這個工作絕對沒有人做過,可能我留著上輩子殘存的悟性來到這輩子,因此我不僅做得很好,還發揚光大,讓下一代的子子孫孫都可以藉由善知識去了透人生。在《非人磨墨,墨磨人》專題中,我曾以寫毛筆來比喻人生,其實,並不是墨在讓人磨,而是它在磨人,墨磨得均不均勻端視手的力道。孩子不曾磨過墨,加上手的力道掌握不住,墨自然磨得不勻稱,字一寫便不斷的暈開來,所以說非人磨墨,而是墨在磨人。話說回來,今天演人這個角色,也不是我們在耍氣質、個性,若你亂耍個性、虧自己的靈魂,到最後每一樣個性都會回來磨你,屆時痛苦、難過的一定是自己。

 

生而為人一定要堅持靈魂的乾淨,當靈魂無所虧損時,才能欣然接受這輩子的命與運,也就是開始即承受,如此,當生命結束時,必能走得漂亮有尊嚴。

 

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二【寧可欠前途 不願虧靈魂】
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二【寧可欠前途 不願虧靈魂】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八【木剋土傾甲逢申 一年暗藏十年辛】(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八【木剋土傾甲逢申 一年暗藏十年辛】(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六【大處不可免 小處更直接】(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七【命用算不準 運癡等不靈】(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七【命用算不準 運癡等不靈】(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六【大處不可免 小處更直接】(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五【我又變了】(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五【我又變了】(1)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四【東方不知西方苦】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三【路無走盡處 只因人走絕】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一【人生活在借路與暫住】(2)專題論述 第十一輯之一【人生活在借路與暫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