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五輯

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1)
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1)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三【解結 解結 解冤結】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二【家內不修善 神佛不上案】(2)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二【家內不修善 神佛不上案】(1)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一【視名如灰 視死如歸】(2)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一【視名如灰 視死如歸】(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人不能免錯誤 但可以免重複】(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人不能免錯誤 但可以免重複】(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九【老天無口 藉事開口】(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九【老天無口 藉事開口】(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八【賤】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七【好山常是被雲遮】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五【忘親易 使親忘我難】(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五【忘親易 使親忘我難】(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四【金錢 生死 不能擋】(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四【金錢 生死 不能擋】(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三【攻其所惡 思其堪受】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二【雷霆與雨露 一樣是天心】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一【過去大事對我小事 未來何事是我大事】(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一【過去大事對我小事 未來何事是我大事】(1)

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1)

2019.08.09更新

【世事如棋 局局新】

 

 

我在「未來的臺灣」這個演講專題中,曾說過「鼠牛虎兔亂紛紛,龍蛇馬羊換新君」這樣一句話,其中所彰顯的意義,不外乎是個人生存的空間僅止於每天三餐飯飽等著睡覺,這是非常粗淺的。人透過思維的蛻變與人生經驗的累積之後,可能會衍生出智慧的成長,中國的先祖伏羲氏和神農氏,就從易經和八卦裡點出了許多智慧,因而我們在賴以生存的空間當中,仍然必須懂得時空之運與磁場對待。

 

 

 

■巔峰年代中偏差的價值觀

 

 

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臺灣跟中國大陸之間的局勢推移,演變成臺海之間的砲擊危機;時空轉折,民國八十六年臺灣發生口蹄疫事件,請大家試著回想一下,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口蹄疫事件中總共屠宰了400萬頭豬,在佛家所講的六道輪迴裡,畜牲道也同樣是靈,而且其所顯像的靈與人類靈魂的精神意志完全一樣!舉個例子,民國八十三年我養的一隻愛犬突然病故,於是我就將牠,以德國研發最高科技的化學處理保持其完整形態,並正式立牌位供櫃安置在家裡,直到今天牠還接受我的香火供奉。或許您會覺得奇怪,哪有人在拜狗!但我不是拜狗,我是拜一個和我有緣相處的孩子,我將牠當成家屬看待。練過氣功的人或許瞭解如何將內在之氣推展出個人生理的旺相,我在臺灣演講的這七年,每每感應到當我休息時,這個生靈就會主動來到並幫我加持,這絕非怪力亂神,我相信這是一種責任的對待。

 

民國八十六、八十七年的金融危機,及民國八十八年的九二二大地震,也是「鼠牛虎兔亂紛紛」,這絕不是一時迸發的,它和整體價值觀有關。舉例來看:總統大選足足有一年多的時間,這段期間讓全民百姓隨之起舞,每天看的想的都離不開選舉的競爭較勁與口水戰,許多人投入選舉洪流不可自拔,甚至擾亂生活步調而不自知,難怪有許多人在選舉期間都深感焦躁煩憂,產生各種程度的忐忑不安和不確定感。我在國泰醫院當主治大夫的一位朋友,在選舉期間就多了許多半夜睡不著覺的病患,他還告訴我,他連在大陸的朋友也睡不著;我記憶猶新的想起大選揭曉的那一夜,我接了十多通從大陸打來的長途電話,因為「心海羅盤」過去曾在中央電視臺及北京廣播電台播出過,他們問我有關總統選舉的各種狀況,我回答他們:「國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必怨西施。」越王勾踐復國時,將西施送給吳王夫差,結果夫差沉溺於安樂,最後亡國了!吳國人當然非常不諒解西施,但是國之興亡必有時,「時」在人心思維與價值觀是否符合「正道」。

 

人的存活過程中,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會帶動一個地方的風氣轉移,相對的也會帶來祥和。一個地方如果要興旺,那兒的人必然都要很純和,所以,一個國家如要興旺時,它的音樂聽起來一定很和樂,感覺很舒服,但是一個國家如果快要走下坡時,它的音樂就會很哀傷或很輕狂。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緊張,心經裡有句話非常有意義:「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我並非只用經典裡的話鼓勵大家而已,畢竟生為這一代的人,這盤棋走得最為漂亮,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種種過程,是生生世世代代以來很難看到的,除了商業行為的發展、科技研究外,還包括個人處身立命之道,教育小孩之道,在在都顯示人類的巔峰顯況!但這股顯況也在在的彰顯出人要開智慧是非常容易的,因為我們遇到太多事情,也試驗了許多景況,心裡早已有一把尺,這一把尺就是內心底層產生個人智慧的出發點,也因此,在看待事物時,思緒就不會這麼的焦躁、驚恐,而且可以同時看到人心思變的徵兆。可惜臺灣同胞在思變的過程裡,都是要求別人先改變,很少要求自己先變,我們可以從一般國民的閱讀習慣來瞭解。去年度全臺灣人買書共花了五百一十三億元,其中有兩百五十億是用來買考試用的參考書、工具書,另外約有六十七億是用來買童書,之所以買童書,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求知,因為一般父母親總認為小孩子從小沒讀書或受啟發,長大後就會跟不上別人;另外剩下的二十三億,則是用來購買電腦書籍,閱讀電腦書籍的人多為年輕人,他們大都希望自己能因此成為網路工作者、網路創造者,或是鉅富比爾蓋茲。由以上數字顯示,臺灣人每人每年所花費的買書錢,不超過二千五百八十塊,可見多數人是吝於買書來充填自已的知識和智慧的。

 

 

 

■拿捏心尺走每一步棋

 

 

為人父母者要了解世事如棋局局新,凡事先從小的地方看待,如此,當推及國家大事時,自然能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國家與我們的關係密不可分,她就是讓我們能夠作息安定、有秩序,一個我們能夠放心的地方。相對的,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家庭中,都是很單純的一份子,再由若干個單純的份子組合成一個能共同聚集生存的群體。然而,許多人一旦擁有家庭時,眼睛只會往下看,看孩子有沒有讀書?功課有沒有進步?很少有父母會反問自己,要求自己有所成長。當父母要求孩子的考試分數時,也許兒女們的心裡也會同時出現以下的聲音:「媽媽妳也只有六十分而已,不論妳煮菜的技術、脾氣,或者和父親說話的態度,都讓我發現妳越來越退步了……」這就是現代人很少懂得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最好說明。當然也很少有人會捫心自問自己對家庭、社會、國家,是否曾真正付出過什麼!一般人只會要求對方能給自己什麼?或者它能滿足我什麼?如此自然會產生價值觀的偏差。

 

就像年輕男女明友可能在經驗不足又缺乏生理常識的情況下突然懷孕,這下只好因應現實提早走入婚姻之路,一旦結婚生子才知道房租要錢、奶粉要錢,什麼都得要錢,生活頓時產生許多問題。這種狀況跟面對政治時所產生的反射作用是一致的,我們都共同生活在這個群體中,對於貢獻社會國家與認識道德,都要以深度的內涵來思考,每個人心頭的這把尺,若能夠拿捏得越穩當,就越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是最大的福報。經常有人會要我預測選舉結果,我的回答是:「連神佛都會擔心颱風可能影響作物價格,而不敢預料五穀的價錢,那我怎麼敢說呢?」相信家家戶戶都有供奉祖先或神佛的習俗,但有誰曾被託夢指定選舉的人選呢?!當「人」只不過是扮演自己的角色,讓自己安心而已。我會論「是非」而不會論「利害」,我會論「順逆」而不計較「成敗」,這些過程都得花我一輩子的時間,因此更不可能顧及太多人。人生在世的每步棋,都是為了更了解自已,了解夠深,就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在哪裡;若果不識相,在世局的演變當中,膨脹了自己,那麼便會使得人生這一盤棋常常出錯!

 

在競選的一番過程中,人山人海的場面,搖旗吶喊的激動情境,極可能迫使生性靦腆、做事保守、沒有自信的一般小老百姓,相較於上台者的風光,無形中產生自卑。這一種自卑來自於別人都站在台上選總統了,自己卻一事無成,連三餐都沒有著落!這種心態也同時反應出一個人是否了解生命的架構,人生的每一步棋,都是一個機會教育,不管處在任何環境、生態或是角色扮演,永遠都要拿捏一個尺度,並活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的意境,如此人生才有意思。如果一個人的道德未到達一定程度,卻受到很多人的擁護、疼愛,就可能會發生事情,道德會在自己的寸步裡慢慢累進,這種累進的過程自己最清楚,因為一個人做過多少事情又該享受多少,只有自己最明瞭,多取或少拿都不會心安理得,既然心不安理不得,必然有損道德,也就會常常覺得岌岌可危!

 

 

 

■內心如鏡就是神仙

 

 

肚量很淺的人千萬不要當高官,因為肚量是人生最大的焦點,能夠當到最上位的人,他不能隻手遮天,也不能以一敵百,全憑寬廣的肚量在論輸贏而已。人生中的每一步棋,千萬不要走到險棋,險棋代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點癲狂、沮喪、憤怒、貪婪、自卑等,當所有不該具備的特質都降臨到你身上時,就叫「險棋」。險棋不見得害人害己,然而心性一旦沒有準則,必然時常覺得焦躁不安,這時就代表內在已經沒有智慧了,相對的,只存在「世俗」而已。世俗就是一旦發生事故時,財產會消失、親人會遠離、生命會結束,所有的觀感會幻滅,而當腦際一想到時,半夜也會驚醒,就像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餘震,必然讓很多人心有餘悸,相信很多人睡覺時心裡都還存有罣礙。

 

根據我的觀察:每當國內大型選舉結束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心中都存有某種程度的焦慮,不曉得如何抒解,因為他們擔心選舉結果若沒處理好,自己可能會受到無妄之災。對此我有很深的感觸,每個人都以為當人很好,但我卻覺得當神仙比較好,也許你不了解神仙在哪裡,其實只要往鏡子一照,裡面的那個你就是神仙,鏡子裡顯現的形與相,就是最真實的,當內心底層也像鏡子一樣清澈乾淨無比時,就是神仙。不管遇到什麼顛波駭浪,只要是有德有量,有觀感有價值的人,都會挪移出一條嶄新的光明路,在有生之年中繼續修持。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過緊張、難過、焦躁等經驗,而我們的口袋中又只能摸到錢,卻摸不到「道」,摸不到「德」,摸不到「肚」,更摸不到「量」,這些東西表面上好像不存在於我們的生存空間,但人終究會去尋找生存中最重要的藥方,讓自己心裡不會產生任何恐怖黑礙,而能免於憂患意識。免於憂患意識,指的並非自身安危的憂患,而是有關自我修持的一種德性與悟性的提昇。

 

政府遷臺到今天,臺灣的人口從民國三十八年的六百萬人,增加到民國八十八年的兩千三百萬人;過去雖然平疇沃野,但人與人之間卻不見得會相互爭奪,也因此我們創造了臺灣的經濟奇蹟,但現代人,尤其是從十幾歲到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常常在外面拋頭露臉展現自己的「酷」與「飆」,在整個時空的變化中,他們只學到時髦,至於「智慧」、「倫理」與「道德」則永遠與他們沾不了邊,這時就應驗了古人所說的:「先享受的必然後痛苦。」如此,有一天我們會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日一日在腐朽,一日一日無所成長。所以為人父母者所應該關心的大事,不在於是否建立豐功偉業,而是致力於子女氣質的培昇,以為他們日後為人處事及安身立命的導引。

 

 

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1)
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1)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三【解結 解結 解冤結】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二【家內不修善 神佛不上案】(2)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二【家內不修善 神佛不上案】(1)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一【視名如灰 視死如歸】(2)一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一【視名如灰 視死如歸】(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人不能免錯誤 但可以免重複】(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十【人不能免錯誤 但可以免重複】(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九【老天無口 藉事開口】(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九【老天無口 藉事開口】(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八【賤】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七【好山常是被雲遮】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五【忘親易 使親忘我難】(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五【忘親易 使親忘我難】(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四【金錢 生死 不能擋】(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四【金錢 生死 不能擋】(1)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三【攻其所惡 思其堪受】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二【雷霆與雨露 一樣是天心】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一【過去大事對我小事 未來何事是我大事】(2)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一【過去大事對我小事 未來何事是我大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