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一輯

心動時分 第一輯之三:請問葉教授:「靜、定、安、慮、得」就好像階梯般有一定的順序,我們該從何踏上這第一階? 踏上階梯之後該如何繼續的精進呢?

2018.11.03更新

問:

請問葉教授:「靜、定、安、慮、得」就好像階梯般有一定的順序,我們該從何踏上這第一階?

踏上階梯之後該如何繼續的精進呢?

 

 

答:

    大家不要把「靜、定、安、慮、得」看得太複雜,就像我對心經廣告的第一句話:神佛的微妙道理與文字是沒有關聯的。

    人的心內不亂為「靜」。外離相為「定」,外面所看到的事物,不著別人的色相,心裡自然覺得很安定,離開外面的相也必然能得到定。知足者「安」,安適的東西來自真正的知足,而不是外在的際遇跟環境;購買「心海羅盤」作品的觀眾,有人的房子兩三百坪像足球場那麼大,但他需要的不是空間物帶給他的安適感,而是他人智慧語言給他的提醒以及深刻感受。對現況能夠知足的人,他的心境必定也會有安適的感受。

 

    知足之外要少憂,煩惱大家都會有,人生中憂愁、煩惱都是沒人教,自己就生出來的。就像嬰兒只要哺乳時間到了,慢一點給奶,他的反射作用就是哭。如果要讓自己不足以「慮」,就要少憂,就走入與世無爭的境界了。到最後「得」就是看破,看破並不是我們講的放棄,而是放下,放下世俗給我們的許多誘惑。

 

    世俗事裡「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真正能成菩薩,就是看得破的人。人家說:「菩薩見慾如避火坑」,菩薩如果看到慾望,就好像跳火坑一樣不敢靠近;但是眾生都是要結果,一結果就要著相,結果給我們最大的戕害,就在於永遠無法找到自己。

 

    諸位都有非常神聖的靈魂,四十年大家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有些人可能往生了,有些人可能……,但生命最大的意義,在於了透。當我們看到嬰兒呱呱落地時,大家都覺得這是生,但這是人類的看法;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當人們覺得嬰兒誕生的那一剎那,菩薩界、神佛界反認為這個靈魂死了,因為靈魂被嬰兒的肉體包住了,沒有辦法掙脫。相對的,當一個人往生了死時,我們說他死了,但是神佛界卻認為這個人真正往生回來了。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人跟佛的差別,也是人生境界的不同。

 

    所以,「靜、定、安、慮、得」最後的結論,就是得到我們內在沒有污穢的靈魂。由這個論調來看修行,修行不需要透過很多文字的介紹跟解釋,只要透過觀念的轉境,對於生死觀點倘若能取得平衡,修行就不難了。